侵權和售假有什么不同
明知是假貨而出售的,處罰跟制造假貨力度相同。是否“明知”不以銷售者自我辯解為準,以是否從合法渠道進貨、進貨憑證是否正規,進貨價格是否能引起合理懷疑等因素進行推定。
第一百四十條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第二百一十三條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假冒注冊商標罪)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專利侵權行為分為直接侵權行為和間接侵權行為兩類:
直接侵權行為。這是指直接由行為人實施的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其表現形式包括:制造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使用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許諾銷售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銷售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進口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間接侵權行為。這是指行為人本身的行為并不直接構成對專利權的侵害,但實施了誘導、慫恿、教唆、幫助他人侵害專利權的行為。間接侵權行為通常是為直接侵權行為制造條件,常見的表現形式有:行為人銷售專利產品的零部件、專門用于實施專利產品的模具或者用于實施專利方法的機械設備;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授權或者委托,擅自轉讓其專利技術的行為等。
而假冒專利是指在非專利產品上或者在產品的廣告宣傳中,標明專利權人的專利標記或者專利號,便公眾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產品的行為。被假冒的專利是客觀存在的有效專利。假冒專利的行為直接危害了專利權人的利益,也欺騙了消費者,擾亂了專利管理秩序和社會經濟秩序。假冒他人專利行為,其情節比一般的侵權行為的危害性更大,應當給予嚴厲的處罰。
所以,我國《專利法》對于假冒專利行為,不但規定了假冒者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和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假冒者“改正并予以公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等行政責任,而且還規定,假冒者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相信看完了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來的內容自己也應該知道了銷售假貨其實也是侵權的一種,因為你假貨就是復制別人。上面也有對銷售假貨的處罰規定供大家參考了,如果您還有別的疑問,律霸網還有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前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起訴狀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7人在工廠死了讓賠錢沒錢賠怎么辦
2021-03-04法律規定分居多久可以自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2-13損害股東利益構成刑事犯罪嗎
2020-12-31行政強制算是屬于行政處罰嗎
2020-12-30起訴后調解律師費還要交嗎
2021-02-21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交通事故造成損害醫療費怎么計算
2020-12-19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委托律師合同能解除嗎
2020-12-05注銷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7企業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08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
2021-03-15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實際修車費用高于評估費用,保險公司應按哪個賠償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