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率增加,是否應該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
①在我國目前的法律法規中,對校園欺凌并無明顯的界定,更多的是將欺凌行為認定為故意傷害、侮辱或尋釁滋事,對欺凌者的處罰也是比照這些標準來定罪量刑。
②在現實中,欺凌行為可能不符合某罪的立訴標準,但確實給受害者造成了某罪所表現的傷害。這導致在沒有法律的支撐下,容易出現公安機關難以立案、檢察機關困于起訴、審判機關倚輕裁判的局面。
是否該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
最高檢今天終于表態:將深入研究思考
最高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史*忠在最高檢今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對“有觀點認為應該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作出回應稱,單純運用刑罰手段不能徹底解決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目前是否應該降低刑事責任年齡,需要進行大量論證和研究,最高檢將對此進行深入研究和思考,為有關問題的妥善解決提供參考依據。
史*忠說,近年來,以同學間欺凌弱小和敲詐勒索為典型的校園暴力事件呈上升趨勢。校園暴力犯罪往往團伙性較強,部分案件中未成年人作案手段殘忍,不計后果,引起社會強烈反響。此外,不滿14周歲未成年人實施殺人、強奸等惡性犯罪案件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讓人非常痛心。
刑罰只是手段,難以包治百病
史*忠表示,實踐證明,單純靠刑罰懲罰的辦法并不能有效解決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因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歸根結底是社會原因。尤其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導致未成年人受到傷害繼而傷害他人的因素很多??梢哉f,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往往既是社會的危害者,也是不良環境的受害者。這種情況下,刑罰只是犯罪治理的一種手段,難以包治百病,社會問題還需綜合施策。
從目前的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的研究表明,青春期是一個人處于極易越軌的“危機期”,隨著未成年人年齡的增長,自控能力不足的缺陷可能會得到自愈。在此期間,應當通過增強預防與控制手段的方式盡可能減少導致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負面因素,凈化社會環境。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如果只強調一味打擊,會將涉罪未成年人推向社會對立面,喪失教育、感化、挽救的良機。
3不能縱容,加強管護矯治
對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比如殺人、搶劫案件,檢察機關要堅持寬容不縱容,關愛又嚴管原則。檢察機關對未成年人貫徹“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但是這個原則并非否定對未成年人犯罪行為進行刑事制裁,而是強調刑罰手段的最后性與可替代性。適當運用刑罰手段,并不違背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理念,懲罰也是為了教育。對實施嚴重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要依法懲處;一方面不能縱容,要打擊,另外一方面,檢察機關還要對于因未達刑事責任年齡無法予以刑事處罰的,要督促或建議有關部門加強管護矯治。最高檢去年出臺的《檢察機關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八項措施》,要求對于辦案中發現的已經涉嫌犯罪但因年齡問題不能承擔刑事責任的未成年人有個規定,要求“與公安機關以及家庭、學校、社會保護組織等加強協調、配合,通過加強管教、社會觀護等措施,預防再犯罪”。同時,根據刑法第17條的規定,對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要責令其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監管。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史*忠說:“基于國情的差異,各國對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并不完全相同。目前我國是否需要降低刑事責任年齡,我覺得應當經過大量的實務論證和理論研究。在這方面我們將結合辦案進行深入研究和思考,為有關問題的妥善解決提供參考依據?!?/p>
評論:
長期以來,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對于未成年人采取了慎重的入罪原則。例如,《刑事訴訟法》規定,對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我國《刑法》也規定:14周歲以下為無刑事責任能力人,犯罪不負刑事責任。14周歲至16周歲是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對犯罪行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原則上應從輕或減輕處罰。且在現行的法律中,并無對14至16周歲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設立罪名,更無處罰標準可言?!拔闯赡辍鄙踔脸蔀槟承┤怂烈馇址杆藱嘁妗⑻颖芊韶熑巫肪康摹白o身符”。
不僅如此,因為我國刑法規定,侮辱、輕傷害等暴力行為屬于告訴才處理的案件,而受欺凌的學生或家長往往無意識或并不打算追究施害者的刑事責任,導致欺凌者不能完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或變本加厲。現實的校園欺凌窘境使得我們不得不反思,過于寬松的未成年人法律政策和被動的監督機制,是否能夠更好的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法律是守護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一味的要求加重刑罰,其實并無太多積極意義,反而我們更應該考慮的是法律之外的那些監管。社會、特別是家庭應該對未成年人犯罪負有更為重要的責任,學生的德育素質和心理輔導的缺失讓校園欺凌變成普通平常的“打打鬧鬧”;現今社會的暴力美學無疑也對未成年人行為產生著影響;偏激或寵溺的家庭教育更是讓未成年人的心理缺陷發展為欺凌、暴力事件的主因。
校園孕育著社會的未來,孩子更是祖國的希望。一顆顆未來之星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社會、國家的諸多關注,這種關注,應該超出政策、口號、原則的范圍,在具體的實踐層面有著明確的操作空間。否則,校園欺凌將呈現日益高發的趨勢。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對“未成年犯罪率增加,是否應該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被上市公司收購了還能再上市嗎
2021-01-20公司未交社保是否可以主張離職賠償金
2020-12-15違章最遲什么時候處理
2020-12-23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滯納金最多可以收多少
2021-02-05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接管期限可以延期嗎
2020-11-08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買的安置房現在房產證下來對方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14同一時間段能否成立不同勞動關系
2021-01-17勞動糾紛處理的相關程序有哪些
2020-11-18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二手機動車被盜,盜竊險賠付標準是什么
2020-12-20保險合同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2-26保險公司拒賠理由有哪些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