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侵權和專利侵權的不同
一、構成要件不同
侵犯著作權的行為,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有侵權的事實即行為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不按著作權法規定的使用條件,擅自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制品和廣播電視節目。著作權侵權行為,既沒有征得作者和其他著作權人同意,也不屬于合理使用和法定使用的情形,這是對作品的擅自使用,因而是一種違反著作權法的行為。這種侵權行為既可能是對他人的著作人身權造成了損害,也可能對他人的著作財產權造成損害,還可能同時損害他人的著作人身權和財產權。如非法復制他人作品可能只侵害了他人的著作財產權,而假冒他人作品,則往往同時侵害了他人的著作人身權和財產權。
2、行為具有違法性著作權是一種絕對權,任何人都負責有不能侵犯該項權利的不作為義務。他人在使用著作權作品時必須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法律有關規定,如果行為人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其行為即具有違法性。至于不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未能取得著作權的作品,或者是已進入公有領域的“作品”,其他人在使用時不存在侵權問題。
3、行為人主觀有過錯所謂過錯,是指侵權人對其侵權行為及其后果所抱的心理狀態,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絕大多數是故意的;也有少數既可以由故意構成,也可以由過失構成。區分過錯的形式,在確定侵權人的法律責任時有一定的意義。一般說來,故意侵權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重于過失侵權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構成專利侵權行為的要件包括兩個方面:形式條件和實質條件。其中,形式要及其法律責任件主要有:
1)實施行為所涉及的是一項有效的中國專利;
2)實施行為必須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或者授權的;
3)實施行為必須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對于行為人是否具有主觀故意并不是形式要件。但是,可以作為衡量其情節輕重的依據。構成專利侵權的實質要件,也就是技術條件,實質實施行為是否屬于專利的保護范圍。如果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屬于專利權的保護范圍,那么該行為人就構成了專利侵權。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征與專利的技術特征全部相同,則構成侵權;
2)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多于專利的技術特征,也構成侵權;
3)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征與專利的技術特征有相同的,有相異的,但是,相異的技術特征與專利的技術特征是等效的,仍構成侵權;否則,不構成侵權。這里技術特征等效,是指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你那能夠推斷出某兩種技術特征彼此替換后,所產生的效果相同。
二、處罰規定不同
著作權侵權酌情賠償是五十萬以下;外觀專利侵權酌情賠償是一萬到一百萬;著作權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已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沒有參加創作的,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歪曲、纂改他人作品的;剽竊他人作品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示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錄音錄像制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其它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后,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不屬侵權
《專利法》第六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一)專利權人制造、進口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進口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售出后,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該產品的;
(二)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準備,并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的;
(三)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四)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并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小編從二者的構成要件和處罰兩方面作出了分析,除了這些意外二者的概念及特征也存在不同。而且專利侵權如果有規定的情形包括了專利權人制造、進口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或者是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等是不屬于侵權的。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清楚的地方,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合同主合同需要審理嗎
2021-02-23沒煙草證賣煙怎么處理
2021-03-21因疫情停薪合理嗎
2021-01-02父母離婚的對子女的撫育費如何給付
2021-02-18離婚后前夫不讓我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0-12-23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民間借貸房屋抵押過戶犯法嗎
2020-12-09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哪些證據需要保全
2020-11-27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何為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08承包合同未到期能否單方中止
2020-12-21農村可以自行出讓土地嗎
2021-01-24私人土地轉讓協議書范本包括哪些條款
2020-11-12劃撥土地上房產證到期怎么辦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