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罪的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進行保險詐騙活動,涉嫌下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
2.單位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
二、刑法第198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保險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投保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騙取保險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發生的保險事故編造虛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的程度,騙取保險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造成財產損失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騙取保險金的。
有前款第(四)項、第(五)項所列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單位犯第一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保險事故的鑒定人、證明人、財產評估人故意提供虛假的證明文件,為他人詐騙提供條件的,以保險詐騙的共犯論處。”
最高人民法院為了貫徹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于1996年12月16日發布施行了《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本罪的定罪量刑標準作出了規定。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單位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單位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25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單位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
立案標準第1項規定,“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這主要是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違反保險法規定,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保險金,累計數額達到1萬元以上的。
所謂投保人,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并且根據保險合同支付保險費的人。
所謂被保險人,是指在保險事故發生或者約定的期間屆滿時,依據保險合同有權向保險人請求補償損失或者領取保險金的人。
所謂受益人,是指由保險合同明確指定的或者依照法律規定有權取得保險金的人。
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案。主要有五種情形:
(1)投保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騙取保險金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主要是指保險人為騙取保險金,虛構根本不存在的保險對象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
(2)投保人、被投保人或者受益人對發生保險事故編造虛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的程度,騙取保險金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所謂編造虛假原因,主要是指投保人、被投保人或者受益人為了騙取保險金,在發生保險事故后,對造成保險事故的原因作虛假的陳述或者隱瞞真實情況的行為。
(3)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主要是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在未發生保險事故的情況下,虛構事實.謊稱發生保險事故而騙取保險金的行為。
(4)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造成財產損失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主要是指投保財產險的投保人、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有效期內,故意人為地制造保險標的出險的保險事故,造成財產損失,騙取保險金的行為。
(5)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騙取保險金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主要是指投保人、受益人采用殺害、傷害、虐待、遺棄、投毒、傳播傳染病以及利用其他方法故意造成人身事故,致使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生病,以取得保險金的行為。
立案標準第2項規定,“單位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單位進行保險詐騙,所騙得的保險金歸單位所有,累計數額達到5萬元以上的.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至于單位具體的騙保方式,與個人騙保的五種方式基本相同。
三、本罪的構成
保險詐騙罪,是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違反保險法規定,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保險金,數額較大的行為。本罪的主要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保險制度和公共財產所有權。犯罪對象是保險金。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保險法規定,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保險金,數額較大的行為。
構成保險詐騙罪必須以行為人與被詐騙的保險人之間已經存在的保險合同關系為前提。利用保險合同進行詐騙必須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才構成犯罪.否則,屬于一般違法行為。
3、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包括自然人和單位。
4、本罪在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行為人必須具有騙取保險金的目的,保險詐騙的犯罪故意可能產生于投保以前,也可能產生于投保之后。過失不構成本罪。
四、本罪的認定
1、注意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進行保險詐騙,數額較大的,才構成犯罪;詐騙數額沒有達到數額較大的,屬于一般違法行為,不構成犯罪。
2、依照刑法第198條第2款的規定,投保人、被保險人實施故意造成財產損失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行為或者投保人、受益人實施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騙取保險金的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
依照刑法第198條第4款的規定,保險事故的鑒定人、證明人、財產評估人故意提供虛假的證明文件,為他人詐騙提供條件的,以保險詐騙罪的共犯論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級醫療事故賠償哪些項目
2021-02-09出租車撿到手機不給怎么辦
2021-03-11海事案件的申請費標準
2020-12-04商標侵權如何處罰,處罰方式有哪些
2021-01-26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手寫的紙質版離婚協議書有效嗎
2020-12-05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承攬合同與雇傭合同的差別有哪些
2021-02-11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暑假期間學生溺亡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1-1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保險公司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3-23機動車保險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是否必須一致
2021-03-08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利與弊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