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量刑建議權從屬于公訴權
公訴權指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等部門偵查終結后移送起訴的案件,有權進行審查,并依法作出提起公訴、不起訴的決定。公訴機關行使公訴權的目的,首先,通過提起公訴,請求人民法院對其起訴的犯罪予以確定;其次,請求人民法院在所指控犯罪的范圍內,對有罪被告人給予適格的刑罰制裁。上述兩點目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后者決定前者的價值。由此可見,人民檢察院行使量刑建議權,實際是行使公訴權的一個表現,量刑建議權是公訴權的下位概念。從權力架構上看,公訴權基于刑罰權產生、量刑建議權又基于公訴權產生。公訴權不僅為刑罰權的實現提供可能性,也為量刑建議權的產生提供了權力依據。
2、量刑建議權體現工具性、程序性
任何一種權力都是為實現某種目的而設置,量刑建議權也如此。量刑建議權的確立,一是體現程序正義,維護司法權威;二是規范審判機關權力,平衡審判權和審判監督權。由此可見,體現程序正義的量刑建議權,本身也有著工具性價值。它的產生主要是為了彌補人民檢察院審判監督的不足。通過設置量刑建議權,讓公訴人積極、充分地參與到量刑過程中,可以使檢察機關更加充分地行使審判監督權。從這個意義上說,量刑建議權的程序性價值甚至超過建議實體權本身。
3、量刑建議權屬于司法請求權,不具有終局性
由于量刑建議權之于公訴權的從屬性,這一權力和公訴權所要求的目的一致,即通過提起公訴,請求人民法院按照人民檢察院所提出的理由和事實,對有罪被告人處以應有的刑罰。人民檢察院的性質和決定了其量刑建議權的司法請求權屬性。人民檢察院所提出的量刑建議,只能作為人民法院作出判決決定的參考,只有具備審判決定權的人民法院,才有通過采納或者不采納量刑意見,做出終局性裁判的權力。
4、量刑建議權是人民檢察院行使審判監督權的表現
前文提到,定罪量刑一體化的審判模式,會導致量刑畸輕畸重、同案不同判現象日益增多的現象。人民檢察院行使審判監督權,理應包括對量刑情況的監督,進而限制法院自由裁量權的濫用,弱化定罪量刑一體化模式的不利影響,以真正實現審判監督權。明確量刑建議權,從程序上看,是將檢察機關審判監督權的行使時間提前,這種前置的審判監督方式,和檢察機關抗訴權這一后置監督方式相互呼應,加強了審判監督權的行使張力,為檢察機關權力的行使提供了制度保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3最新!民法典草案提審:婚姻家庭編擬了這些新規(20個新亮點)
2020-12-25外貿公司老板要員工逃稅,員工有罪嗎
2020-11-24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什么情況下會股權凍結
2020-11-09廉租住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1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申請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7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預售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什么
2021-03-14格式合同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2021-02-22哪些財產是不可繼承的?
2021-01-25對事故認定書不服但又過了復核日期怎么辦
2021-02-04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個人互換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8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