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
需要注意的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生產者一般都是出于故意,但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銷售者則可能是出于故意,也可能不是。所以新《商標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二、銷售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
銷售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依據《商標法》第五十三條、《商標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三條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給以處罰。
(1)責令停止侵權
①責令立即停止銷售;
②沒收、銷毀侵權商品;
③沒收、銷毀專門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
(2)處以罰款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
對以上兩項處理不服的,當事人可以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工商管理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可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通常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除靠生產者自行銷售外,往往還要通過其他人的銷售活動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像這樣的銷售者,與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生產者一樣,都起到了混淆商品出處、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損害消費者利益的作用。因此對這種銷售也應認定是一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同樣要按商標侵權行為處理,讓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遇到此類問題,請你認真閱讀以上內容。那么希望以上律霸網小編為你提供的答案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款合同違約責任的形式
2020-12-12判處2年徒刑可以假釋嗎
2020-11-12婚姻自由原則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30該案贍養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0證券監督管理條例具體有哪些
2020-12-15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保險公司對事故駕駛員的賠償,是否該事故駕駛員獲得
2021-01-20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怎么計算
2020-12-08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