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相對于普通商標而言,馳名商標因其長期積累的較高知名度和信譽而具有更高的價值,同時也更容易受到侵害并因此給權利人造成更大的損失。所以,僅給予馳名商標與一般注冊商標同等之保護,不足以有效震懾侵犯馳名商標的犯罪活動。
其次,馳名商標基于其“馳名”的特性而具有一種超越商品或服務類別的相對獨立的價值,他人即使在不相同或不相近似商品上使用該商標,也會對此種價值造成損害。所以,當前相關國際及各國立法對馳名商標的特別保護主要表現為,將在不相同或不相類似商品或服務上使用馳名商標的行為作為一類特殊的商標侵權行為并給予相應的法律制裁,即所謂的“反淡化保護”。我國《商標法》也在第13條第二項規定:“就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已經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并在2002年10月72日最高人民法院通過的《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2]32號》)第1條第二項,進一步將上述行為歸入《商標法》第52條第5項規定的“給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從而將在不相同或不相類似商品上使用馳名商標的行為確定為商標侵權行為。而一般侵權行為與犯罪行為之間往往只是程度上的差異,侵權行為情節嚴重的就應當以犯罪論處。那么,對于此種行為情節嚴重的,也應視為犯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再次,對于未注冊馳名商標,相關國際及各國立法普遍采取“使用主義”原則,給予其類似于注冊商標的保護,因而有學者認為,“馳名”是商標權產生的特別渠道。:我國《商標法》在第13條第一項規定:“就相同或者類{以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并在前述《法釋[2002]32號》的第2條將上述行為作為“準侵權行為”予以規定。同樣,對于此種行為情節嚴重的,也應以犯罪論處,給予刑事制裁。至于應否給予未注冊馳名商標以“反淡化保護”,目前學界還有爭議,尚未為我國現行立法所確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如何懲處詐騙罪
2021-01-15雇傭關系的性質是怎樣的
2021-03-19公司公開發行新股應當報送什么資料
2020-11-26企業破產受理后能解除失信嗎
2021-02-22離婚財產分割起訴狀受理收費多少錢
2021-03-06報道稱妻子舉報前夫是否侵害妻子名譽權
2021-01-13請求協助送達出庭傳票的,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19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交通事故“私了”
2021-03-25債權被保全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25二審上訴變更訴訟請求的處理及風險
2021-01-09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法律對重復投保的賠付金額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7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保險合同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08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雇主責任險案例
2021-01-12土地承包經營權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撤銷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