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后如何爭取輕判
1、盡快自首
根據我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的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以自首論。
2、爭取立功
根據我國《刑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3、主動退贓、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定:審理盜竊案件,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形認定盜竊罪的情節。……,盜竊公私財物雖已達到“數額較大”的起點,但情節輕微,并全部退贓、退賠的,可不作為犯罪處理。
對于侵犯財產類型的犯罪,如果犯罪嫌疑人拒不退還,則法院可根據有關法律規定,通過判處罰金的形式來追回贓物。如《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中規定:“對于依法應當判處罰金刑的盜竊犯罪分子,應當在一千元以上盜竊數額的二倍以下判處罰金;對于依法應當判處罰金刑,但沒有盜竊數額或者無法計算盜竊數額的犯罪分子,應當在一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判處罰金。”?犯罪分子不但照樣無法吞下不義之財,并且也錯失了寬大處理的機會。
4、切忌畏罪潛逃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我國《刑法》第八十八條關于追訴時效明確規定,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也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二、犯罪后如何爭取從寬量刑
為了爭取從寬量刑,早日獲得自由,當事人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理清影響個罪量刑的方方面面。
如果有條件,開庭之前,當事人一定要結合刑法的總則和分則的相關規定,梳理出影響量刑幅度的各種因素,明確對自己有利的方面和不利的方面,進而明確自己到底可以從輕處罰還是減輕處罰,進而明確從輕或減輕處罰的幅度,弄明白自己可能的量刑范圍。準確制定出庭預案,從而達到從容應對的效果。
2、正確回答庭審發問。
庭審發問,是刑事案件的必經程序,對于定罪量刑的方方面面,法官、檢察官或律師可能都會提出很多問題,如何進行回答至關重要。
司法實踐中,有時證據與證據之間存在矛盾,合議庭為查清案情可能會發問;有時,對于定罪量刑有關的事實,偵查機關沒有收集到充分的證據,甚至根本就沒有收集,合議庭也可能會發問;同時,有時證據已經十分充分,有的法官為了檢驗當事人的認罪態度,也有可能會發問,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就務必要引起重視。
3、恰當發表質證意見。
對于證據發表質證意見,應當緊扣證據是否客觀真實,是否與定罪量刑相關,是否合法有效,這三個方面發表意見。實踐中,質證的重點在證據的真實性。
庭審過程中,當事人務必認真聆聽公訴人出示的每一份證據,核實該證據是否客觀真實,如發現哪一份證據不真實,存在虛假成分,且對于定罪量刑有關,在發表質證意見時就應當及時向合議庭講清楚,并說明不客觀真實的原因或理由。
4、向合議庭提供從寬量刑的證據。
司法實踐中,有利于當事人定罪量刑的證據一般包括:投案證據、立功證據、一貫表現良好的證據、未成年人的身份證據、退贓退賠證據、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證據、被害人諒解等方面的證據。
這些證據,如果在當事人手中,應當及時向合議庭提交。如果不在當事人手中,僅僅知道線索,也應當向合議庭口頭提出。
5、恰當發表辯論意見。
發表辯論意見時,應當僅僅圍繞案件的實體、程序、證據、定罪量刑發言,做到言簡意賅、層次分明、邏輯緊湊,尤其是對于案情復雜、當事人眾多、庭審時間長的案件,當事人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問題進行的解答。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犯罪可以獲得減刑或者免刑的措施可以盡快自首,爭取立功,主動退贓、賠償,切忌畏罪潛逃的方式。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犯罪法律顧問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6股份有限公司用交稅嗎
2021-03-05留置時間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2-07強制執行申請書要附財產線索嗎
2021-03-22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企業承包經營合同
2020-11-29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保險理陪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7保險法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有什么條件
2021-01-10“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保險的基本原則有什么
2021-03-14國有土地出讓必須凈地嗎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