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冒偽劣產品侵犯的是消費者的哪些權利
假冒偽劣產品侵犯消費者:
1、知情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2、可能會侵犯安全保障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二、哪些屬于假冒偽劣產品
國家質檢總局規定了假冒偽劣產品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牌產品標志、免檢標志等質量標志和許可證標志的;
(2) 偽造或者使用的虛假的產地的;
(3) 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的;
(4) 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
(5) 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
(6) 失效、變質的;
(7) 存在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的
(8) 所標明的指標與實際不符的;
(9) 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生產、銷售的。
國家質檢總局還規定,經銷下列產品經指出不予改正的,即視為經銷偽劣商品:
(1) 無檢驗合格證或無有關單位允許銷售證明的;
(2) 內銷商品未用中文標明商品名稱、生產者和產地(重要工業品未標明廠址)的;
(3) 限時使用而未標明失效時間的;
(4) 實施生產(制造)許可證管理而未標明許可證編號和有效期的;
(5) 按有關規定應用中文標明規格、等級、主要技術指標或成分、含量等而未標明的;
(6) 高檔耐用消費品無中文使用說明的;
(7) 屬處理品(含次品、等外品)而未在商品或包裝的顯著部位標明“處理品”字樣的;
(8) 劇毒、易燃、易爆等危險品而未標明有關標識和使用說明的。
假冒偽劣產品也就是我們說的山寨貨,由于質量上面得不到保證,很多都是從私人小作坊里面出來的,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一旦出現意外,就會造成人員受傷、財產損害的情況。而此時,作為消費者一方面可以基于買賣合同關系,要求銷售者承擔違約責任。當然,也可以基于侵權關系,要求銷售者或者生產者承擔侵權責任。
非法銷售偽劣產品罪的量刑是怎么規定的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既遂標準是什么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訴前財產保全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6車禍有人受傷警察會立案嗎
2021-02-15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發現對方可能拖欠貨款怎么辦
2021-03-11強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嗎
2021-02-12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理賠指南
2020-11-24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投保人有什么保證義務
2021-02-03保險代理人的不受歡迎型有哪些類型呢
2021-03-11保險合同糾紛代理詞怎么寫
2020-12-29海上貨運保險利益案例
2021-03-01香港騙子雇內地人挖眼自殘騙保險金
2021-01-05世紀理財:投資公告中的買入價與賣出價
2020-12-30承包合同到期是否就自然解除
2021-02-06村民之間轉包只需備案,不需經過村委會書面同意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