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法理分析>
(一)不安抗辯權。本案涉及了我國《合同法》所規定的不安抗辯權的問題。要了解不安抗辯權,首先須知道抗辯及抗辯權的概念。所謂抗辯,是指在民事活動中,針對一種民事請求權的行使,依據一定的事實和理由進行對抗,從而使該民事請求權或消滅或延緩的行為。依照其概念,抗辯可分為消滅的抗辯和延緩的抗辯。所謂抗辯權,簡言之,即行使抗辯的權利,它也分為消滅和延緩兩種。具體到雙務合同中,就是對抗債權人請求履行權利的權利。通過行使雙務
合同的抗辯權,使該合同的履行受到拒絕,或者使該合同的履行中止,但都不能消滅這一合同債權人的請求權,只是使合同的履行活動得到延緩,暫時不予履行。因此,雙務合同中的抗辯權應是延緩的抗辯權。我國《合同法》為確保合同履行中的公平與正義,維護順暢的交易秩序,建立穩定的交易環境,一共在雙務合同中規定了三種抗辯權,不安抗辯權即是其中的一種。不安抗辯權,又稱先履行抗辯權,是出自大陸法的概念。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它是指在先給付義務人有證據證明后給付義務人的經營狀況嚴重惡化,或者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或者謊稱有履行能力的欺詐行為,以及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況時,可中止自己的履行;后給付義務人接到中止履行的通知后,在合理的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未提供適當擔保的,先給付義務人可以解除合同。①不安抗辯權設立的法理基礎乃是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平原則。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生產的目的并非為自我消費,而是通過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來最終實現其價值及使用價值。在以社會化大生產為特征的今天,錢貨的即時交易模式已遠遠不能滿足商業社會交易的多樣性。因此,以信用為基礎的合同交易形式便應用而生,即合同之債。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信用經濟在社會經濟中比重加大,大多數雙務合同的訂立和履行均非同時進行,而且當事人雙方履行義務的時間也不一致,存在著時間差,這樣就存在一方授予信用(簡稱“予信”advancecredittotheother),而予信的結果本身是與風險相伴的,予信人要冒相對人失信的風險。②為避免一方當事人蒙受不必要的損害,各國立法機關均設立了不安抗辯權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賠償訴訟的管轄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8電梯發生安全事故應該找誰負責
2021-02-02離婚,五歲孩子可以選擇跟誰嗎
2021-02-08限制婚后自由的婚姻協議有效嗎
2021-02-22離婚協議中六種無效的約定
2021-02-12宣告失蹤的鄉村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可以同時約定仲裁和訴訟嗎
2020-11-09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訂單式購銷合同樣本
2020-11-12商業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中止履行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10請假扣多少工資
2020-11-20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保險業務員已死 保險公司卻要他退保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