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是否需要定期進行考核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委托的機構或者組織應當按照醫師執業標準,對醫師的業務水平、工作成績和職業道德狀況進行定期考核。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第三十一條 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委托的機構或者組織應當按照醫師執業標準,對醫師的業務水平、工作成績和職業道德狀況進行定期考核。
對醫師的考核結果,考核機構應當報告準予注冊的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對考核不合格的醫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可以責令其暫停執業活動三個月至六個月,并接受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暫停執業活動期滿,再次進行考核,對考核合格的,允許其繼續執業;對考核不合格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注銷注冊,收回醫師執業證書。
非法行醫致人死亡要承擔什么責任
首先,非法行醫致人死亡的,構成非法行醫罪。按規定,造成就診人死亡的,將會被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其次,非法行醫致人死亡,侵犯生命健康權,受害人家屬可以主張死亡賠償。
具體而言,造成他人死亡的要賠償以下幾項:
1、喪葬補助金
喪葬補助金賠償金額=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元/月)×6
2、一次性傷亡補助金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金額=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3、供養親屬撫恤金
(1)配偶,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工傷死亡職工本人工資(元/月)×40%;
(2)其他親屬,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工傷死亡職工本人工資(元/月)×30%;
(3)配偶為孤寡老人,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工傷死亡職工本人工資×50%;
(4)其他親屬為為孤寡老人或孤兒,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工傷死亡職工本人工資×40%
以上就是法律網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委托的機構或者組織應當按照醫師執業標準,對醫師的業務水平、工作成績和職業道德狀況進行定期考核。如果讀者在遇見其他問題,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的律師團隊,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