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不強制執行判決怎么辦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的規定,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準。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后7日內確定承辦人。承辦人收到案件材料后,經審查認為情況緊急、需立即采取執行措施的,經批準后可立即采取相應的執行措施。
承辦人應當在收到案件材料后3日內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通知被執行人按照有關規定申報財產,責令被執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被執行人在指定的履行期間內有轉移、隱匿、變賣、毀損財產等情形的,人民法院在獲悉后應當立即采取控制性執行措施。承辦人應當在收到案件材料后3日內通知申請執行人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申請執行人提供了明確、具體的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的,承辦人應當在申請執行人提供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后5日內進行查證、核實。情況緊急的,應當立即予以核查。申請執行人無法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或者提供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確有困難,需人民法院進行調查的,承辦人應當在申請執行人提出調查申請后10日內啟動調查程序。
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承辦人一般應當在1個月內完成對被執行人收入、銀行存款、有價證券、不動產、車輛、機器設備、知識產權、對外投資權益及收益、到期債權等資產狀況的調查。執行中采取評估、拍賣措施的,承辦人應當在10日內完成評估、拍賣機構的遴選。執行中涉及不動產、特定動產及其它財產需辦理過戶登記手續的,承辦人應當在5日內向有關登記機關送達協助執行通知書。對執行異議的審查,承辦人應當在收到異議材料及執行案卷后15日內提出審查處理意見。對執行異議的審查需進行聽證的,合議庭應當在決定聽證后10日內組織異議人、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進行聽證。承辦人應當在聽證結束后5日內提出審查處理意見。對執行異議的審查,人民法院一般應當在1個月內辦理完畢。需延長期限的,承辦人應當在期限屆滿前3日內提出申請。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人民法院不強制執行判決問題解答,綜上所述,法院是法律的代言人,也是法律權威的象征,因此人民法院是需要對人們負責的,違背了這種標準即使是法院的人員也將受到法律的懲罰。讀者如果需要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如何認定
2021-02-04與股權轉讓有關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0赴韓整形失敗如何來維權
2020-12-0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是在什么時間可以做
2021-03-23征收房屋應先補償后搬遷
2021-02-20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14贈與財產是否要交稅
2021-01-30拆遷的房子法院可以強制拍賣嗎
2021-02-08可以在停車位免費停車嗎
2021-01-29已登記的地役權轉移登記的情形
2021-01-15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呢
2021-03-17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四條是怎樣的
2020-12-26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特征
2021-03-02不看不知道,2019年農村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出新規了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