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強制執行程序
強制執行法律關系是指強制執行程序中,執行法院與當事人之間,以及執行當事人彼此之間的一種法律關系。強制執行關系不同于一般的民事法律關系。
強制執行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執行機關、債權人和債務人。三者之間,均發生一定的法律關系,這種法律關系亦稱之為執行法律上的地位。債權人與執行機關的關系稱為申請關系,即依據執行依據行使強制執行請求權,啟動執行程序。執行機關與債務人之間的關系,稱之為干預關系,即執行機關依法定程序,強制債務人履行義務。
強制執行法律關系包括主體、內容和客體三個要素。?強制執行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根據強制執行立法規定,享有程序權利和承擔程序義務的人。強制執行法律關系的內容就是強制執行法律關系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它是由強制執行法所規定的,既有別于實體權利義務,也不同于解決爭議的程序法所規定的程序權利義務。強制執行法律關系的客體,就是執行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它反映的是強制執行法為執行法律關系主體設定權利義務的目的。
二、相關法律規定指引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991年4月9日,主席令發布)第207條、第216條、第222條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第254條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1998年7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第1條、第2條
三、民事執行的基本原則
民事執行的基本原則,是指對民事執行立法、執行實踐活動起指導作用、執行主體必須遵守的指導性規則。強制執行基本原則不同于指導思想。后者的效力層次更高,內容更抽象,而基本原則相對于指導思想而言,更具有直接的操作性。
強制執行基本原則是執行工作應普遍遵循的行為準則。執行基本原則的效力高于強制執行法律規則,強制執行的基本原則制約著強制執行制度的具體法律規范,并通過具體的法律條款予以體現,是被普遍遵循的強制性行為準則。因此,在制定執行法時,應以基本原則為指導,落實基本原則的要求。
強制執行基本原則是執行司法實踐的指導準則。作為執行權實施主體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和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以及具有法定協助義務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在執行程序中都應當遵守執行原則。只有充分貫徹執行原則的精神和要求,才能做到依法、公開、規范和文明執行,實現執行程序公正。
綜合上面的介紹,民事強制執行程序是一種強制手段,是實現司法公平的保證。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民事強制執行程序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專利優先權
2021-02-05侵犯商標權10萬法院會怎么判
2021-03-01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如何變更子女的撫養權?
2021-02-07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勞動合同終止賠償沒給怎么辦
2021-01-15在公司受了傷前鑒定工傷了還是鑒定傷殘
2020-11-30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合同糾紛公司沒有錢怎么辦
2021-03-19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嗎
2021-01-02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員工辭職是否確認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0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