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因管理成立要件
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有三:即為他人管理事務;有為他人謀利益的意思;沒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
(一)為他人管理事務
管理他人事務,就是為他人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無因管理之事務,可以是有關財產的事項,也可以是非財產的事項,但應當是適宜成為債的客體的事務。下列事項不能成為無因管理的對象:違法事項,如代為清償賭債;不能發生債的關系的純倫理的事項,如代友接待客人;依照法律規定必須由本人親自辦理或經本人授權才能辦理的事項,如結婚登記等。
管理的事務必須是他人的事務。如將自己的事務誤認為他人的事務而管理,即使目的是為他人避免損失,也不能構成無因管理。
(二)有為他人謀利益的意思
為他人謀利益的意思,簡稱管理意思,是構成無因管理的主觀要件。為他人謀利益的意思,其典型形態是專為本人謀利益的意思。但也允許管理人在有為本人謀利益的意思同時,為自己的利益實施管理或服務行為。
例如:甲、乙兩人的房屋相鄰,乙的房屋著火,為防止乙家的火蔓延到甲家,甲去乙家撲滅大火。在此例中,甲的行為目的雖然是為了防止火蔓延到甲家,但其去乙家撲滅大火的行為則屬于為了乙的利益,因此仍屬無因管理。
這里的利益,既包括無因管理行為使本人取得某種權益而直接受益,也包括本人得以避免或減少損失而間接受益。此處為他人謀利益,應根據一般社會常識判斷。如果按照一般情況認為屬于謀利益之行為,而實際結果并未使得本人獲得利益,仍構成無因管理,本人仍得支付管理人為管理事務所支出的費用。
又如:甲根據天氣預報,知道臺風來臨,看到鄰居乙家的房屋無法抵擋,遂為之支付費用若干予以修理,但臺風來后乙家房屋仍然倒塌。甲的行為雖然沒有使乙得到利益,但仍構成無因管理。
(三)沒有法定或約定義務
無因管理中所謂“無因”,就是指“沒有法定或約定義務”。沒有法定或約定義務是無因管理成立的重要條件。衡量管理人有無法定或約定義務,應以客觀標準確定,不以管理人的主觀認識為標準。如果負有義務而管理人認為沒有義務,其管理事務不能構成無因管理;如果本無義務而管理人誤認為有義務,其管理事務照樣構成無因管理。
無因管理的概念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務或為他人提供服務的行為。管理他人事務的人,為管理人;事務被管理的人,為本人。無因管理之債發生后,管理人享有請求本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的債權,本人負有償還該項費用的債務。
無因管理是一種法律事實,為債的發生根據之一。無因管理之債的產生是基于法律規定,而非當事人意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翻供是什么,翻供的認定是怎么樣的
2021-02-07出租房被拆遷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1-02-27交通事故逃逸如何賠償
2020-11-20假釋考驗期從什么時候開始算
2021-02-02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有哪些要求
2021-03-10唯一住房能逃避法院強制執行嗎
2020-12-29原告不拿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1-01-182021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
2020-12-24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再婚者可否繼承前妻的遺產
2020-12-16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