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權處分與不當得利
無權處分指行為人沒有處分權,卻以自己的名義實施的對他人財產的法律上的處分行為。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依據,有損于他人而取得利益。
無權處分與不當得利之關系,在交易上最為常見。而且,由于無權處分存在有償無償之分,并有相對人善意惡意之別,使得無權處分與不當得利的關系饒有趣味。
1、有償之無權處分與不當得利對于有償之無權處分
如果相對人為善意,則其與無權處分人之法律行為有效,在標的物交付之后,相對人并能取得標的物所有權,權利人對標的物的所有權因此消滅。雖然,相對人與權利人之間存在標的物所有權得失的因果關系,但有善意取得這一法律上的原因,故無不當得利關系之存在。而無權處分人從相對人處收取的價金或者其對相對人的價金請求權,卻是權利人喪失標的物所有權的對價。也就是說,無權處分人與權利人之間存在利益得失的因果關系,且無法律上的原因,故無權處分人應當向權利人返還不當得利(價金或價金請求權)。如果相對人為惡意,即使標的物已經交付給相對人,權利人依然保有所有權,可以向相對人提出所有物返還請求(當然也可以依侵權行為規定請求無權處分人賠償損失),由于權利人保有對所有物的所有權,無權處分人所收取的價金并非所有權之對價,故權利人從相對人處回復標的物后,相對人與無權處分人之間出現了利益得失的因果關系,相對人可就給付的價金主張不當得利請求權。
2、無償之無權處分與不當得利對于無償之無權處分
如果相對人為善意,則其是具有法律上的原因,故不構成不當得利。同時,無權處分人沒有從相對人處收取價金,也無所謂不當得利。此時,權利人只能向無權處分人主張侵權責任。但為平衡當事人之利益,依民法基本價值判斷,創設例外,權利人也可向相對人主張不當得利請求權。因為不當得利之基礎在于公平,同社會良心主義相吻合,財產價值的移動,在形式上一般確定為正當,但相對認為不正當時,出于公平理念而調節此項矛盾,構成不當得利的本旨。畢竟相對人取得標的物沒有支付對價,由其向權利人返還相應的不當得利,不違反民法之基本原則。如果相對人為惡意,則處分行為無效。權利人可向相對人主張不當得利返還的加重責任,也可選擇向無權處分人主張侵權賠償。
希望可以幫您解決相關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辯律師的地位,權利,義務,責任分別是怎樣的
2020-12-29詐騙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立案嗎
2021-03-06外國人委托國內律師的手續
2021-01-14p2p非法集資資金如何追回
2021-02-10專業離婚律師的告誡
2020-12-18保證的效力如何認定
2020-12-15未領結婚證同居 能向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0-11-19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100錯寫成1000人壽保險按哪個支付
2020-12-27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保險公司應賠付被砸日系車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