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公司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分公司負責人在法律上一般不對外承擔責任,只是相當于總公司一個部門。
分公司是企業主體形式中一個特別的存在,其雖無獨立法人資格,但是對外卻往往有獨立經營資格,須領取營業執照方可對外經營,而分公司的負責人,相應亦是屬于法定登記的內容,但由于現行公司法對分公司負責人的法律地位及具體權利義務并無具體規定,導致實務中對于分公司負責人的具體權限及相關問題,難以有明確法律指引。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分公司是指公司在其住所以外設立的從事經營活動的機構。分公司的登記事項包括:名稱、營業場所、負責人、經營范圍。相對于總公司而言,分公司在法律地位上相當于公司的一個職能部門,分公司的負責人則相當于部門經理。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分公司的經營范圍一般不得超過總公司的經營范圍。故法律上,分公司的負責人的權限亦受總公司的章程的約束,負責人亦需要遵守公司治理結構如股東會、董事會的決議。
由于分公司在法律地位上,相當于總公司的一個職能部門,因此總公司以其自身名義授權分公司中非負責人作為簽約代表,并無不可。但是,由于被授權的分公司員工不是法定的代表人,可能會帶來如下法律風險:
1、簽約權限沖突的風險。由于分公司負責人在法律上有對外代表分公司進行簽約的權利,分公司負責人的簽字一般亦對分公司具有約束力。因此,若總公司將簽約權授予非負責人的其他員工,則需要明確約束或者禁止分公司負責人的簽約權,但此類約束只能在公司內部生效,對外不能對抗簽約相對方。
2、表見代理的風險。《合同法》第49條的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若總公司將簽約權授予非分公司負責人的其他員工,但該員工被終止代理權甚至與公司終止勞動關系后,總公司未及時告知交易相對方其無代理權的情況,該員工與交易方所簽合同仍然成立并有效。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分公司是以分公司自己的身份來欠下的債務的話,那么就應當由分公司自己進行承臺上應的法律責任,但是一般來說分公司的負責人是不會對外承擔相應的責任的,因為他并不是法人,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行董事和總經理誰大
2021-01-21收購空殼公司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1-12別除權和共益債務誰優先
2020-11-152020年最新全國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是什么
2021-01-10父母協議單獨贈與兒子的房,兒媳加名字有用嗎
2020-12-09房屋遺產繼承立案執行多長時間
2020-12-09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超市購物車小孩摔死,應當由誰負責
2020-12-05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流程
2021-01-31無證駕駛免賠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聲明
2020-11-11注意車險理賠四大誤區
2020-11-25保險經紀人四作用
2021-01-04農民如何進行土地承包申請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