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糾紛有哪些產(chǎn)生的原因,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的特點
原因:
1.社會誠信體系缺失,導致借款人惡意借款后不還。
2.致富觀念不正確,導致投機暴富思想蔓延。
3.人們風險意識不強和法律意識欠缺,導致借貸關系的擔保手續(xù)不全。
4.民間借貸市場缺乏管理,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
特點:1.同一個被告在較短時間段內向多個原告(三個以上)借款,而且約定的利息較高(一般為月息2分以上),借款數(shù)額也較大(十萬以上)。
2.借款人借款時明知自己沒有償還能力或償還能力較差,但是因為誠信觀念差,違法成本較低,為了個人物質利益的享受,還是積極尋求向出借人借款。
3.以投資擔保公司為存在形式,以職業(yè)放貸為實質內容的案件日趨增多。
4.出借人因貪圖利息導致風險防范意識降低。
這類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的一些特點
(一)同一個被告在較短時間段內向多個原告(三個以上)借款,而且約定的利息較高(一般為月息2分以上),借款數(shù)額也較大(十萬以上)。
因為近些年以來,金融機構審批貸款的流程越來越規(guī)范,造成了門檻較高、限制較多,導致一些生產(chǎn)經(jīng)營者遇到資金周轉困難時,想要較短時間內得到資金,往往只能選擇高息的方式在民間籌措資金,于是同一被告向多人借款的案件明顯增多。此外還有一部分債務人以借貸為手段,實則以斂財為目的,騙取多個債權人錢財后攜款潛逃的現(xiàn)象也越來越多。
(二)借款人借款時明知自己沒有償還能力或償還能力較差,但是因為誠信觀念差,違法成本較低,為了個人物質利益的享受,還是積極尋求向出借人借款。
此類案件法院受理之后,盡管結案容易,但是由于借款人無償還能力,還有一些借款人故意躲避造成下落不明的狀態(tài),造成執(zhí)行率低,出借人的借款很難得以執(zhí)行,給法院執(zhí)行工作帶來很大困難,造成法院威信降低。
(三)以投資擔保公司為存在形式,以職業(yè)放貸為實質內容的案件日趨增多。
從已經(jīng)審理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可以看出,許多案件作為借款的借條,其格式、利息約定、內容描述等均為一模一樣,而且普遍都在借貸關系中明確約定的利息較高,此類借貸均出自于投資擔保公司之手。還有相當一部分案件,雖在借據(jù)上沒有寫明約定的利息,但在借款時已將借款期限內的利息扣除。這種專門以放貸為產(chǎn)業(yè)的個體或公司,目前有增多的趨勢,對良好的社會秩序造成了一定范圍內的混亂。
(四)出借人因貪圖利息導致風險防范意識降低。
筆者從該院受理的民間借貸案件中發(fā)現(xiàn),借款雙方當事人直接認識的不多,大都是由雙方的熟人(指有親戚朋友或同學等關系)介紹才認識,而且約定的利息都較高,但是有抵押擔保的很少。出借人其實并不了解借款人的信譽情況,資產(chǎn)情況以及資金使用情況,對借款人的印象都是從熟人那里得來的。一旦借款沒有收回,此時再想到維護自身的財產(chǎn)權益,已為時過晚。
造成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具有以上特點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誠信體系缺失,導致借款人惡意借款后不還。
有的借款人在借款之前就已經(jīng)明知自己沒有償還能力,但是為了騙取借款,故意編造借款用途,許諾高息利誘出借人,答應出借人提出的還款期限、利息等條件,而事實上借款人根本就沒有打算來償還借款,有的只是以支付部分利息的方式來拖延時間,麻痹出借人,條件具備時為騙取更多借款而準備。一旦紙包不住火,東窗事發(fā),借款人就辦理假離婚、舉家外出等方式逃避債務,導致本應該以誠信為基礎的民間借貸市場混亂。
(二)致富觀念不正確,導致投機暴富思想蔓延。
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貧富差距較大,經(jīng)濟落后的人們急于想通過民間借貸創(chuàng)造財富。手中握有富余財產(chǎn)的人想通過借貸關系謀求更大的財富利益,認為只要舍得投資就會有收益,須知高收益自然有高風險的存在,投資的相關知識卻沒有認真學習,導致人們在較大的經(jīng)濟收益面前,沒有認真借款人的履約能力和自己面臨的風險。
(三)人們風險意識不強和法律意識欠缺,導致借貸關系的擔保手續(xù)不全。
許多當事人對《擔保法》、《物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了解,在辦理抵押物登記時沒有到房管、交管等行政部門辦理手續(xù),自以為按照傳統(tǒng)習慣辦事,只要持有借款人提供的產(chǎn)權證書原件就享有抵押物的權利。大多數(shù)出借人未對借款人的經(jīng)營情況,誠信情況進行審查,害怕較真審查會錯失機會得到利息收益。另外,還有的借款人利用出借人不熟悉借貸的規(guī)定,故意重復抵押、提供虛假擔保等情況。
(四)民間借貸市場缺乏管理,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
在目前的現(xiàn)行法律之下,任何個人、企業(yè)及社會組織都可以充當民間借貸中介,從業(yè)門檻較低、從業(yè)人員良莠不齊,加大了民間借貸市場風險。司法實踐中審理民間借貸的案件,只能依據(jù)合同法、民法通則和相關司法解釋等幾部法律來處理,而且相關規(guī)定較為籠統(tǒng)。隨著民間借貸糾紛出現(xiàn)形式多樣化,急需出臺統(tǒng)一裁判標準,有效地保護合法的借貸關系,打擊高利貸、非法集資等違法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不能履行時可以對有限合伙企業(yè)合伙財產(chǎn)怎樣做
2021-01-14限期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0-11-08什么是探望權,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怎么執(zhí)行
2021-01-22外嫁女的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有哪些問題
2020-12-14加盟后開了店,且合同已經(jīng)到期了還能解除合同嗎
2020-12-16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找二手房中介怎么安全交易
2021-03-24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勞動糾紛案件申訴流程
2020-12-06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本案被保險人身故保險公司應否賠付
2020-11-21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海上保險的索賠與理賠原則及手續(xù)
2020-12-22土地出讓金與征地費有什么區(qū)別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