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可以代為和解的情形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刑事案件可以代為和解的情形包括被害人死亡的、被害人系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的、犯罪嫌疑人系限制行為能力人的。
第四百九十三條?被害人死亡的,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與犯罪嫌疑人和解。
被害人系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和解。
第四百九十四條?犯罪嫌疑人系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和解。
犯罪嫌疑人在押的,經犯罪嫌疑人同意,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代為和解。
刑事公訴案件和解法律依據
首先,《刑法》第61條規定:“對于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情節是影響定罪和量刑的一個獨立因素,包括定罪情節和量刑情節。量刑情節有法定量刑情節和酌定量刑情節兩種。酌定量刑情節是刑法沒有作出明文規定的情節,常見的酌定量刑情節包括了犯罪后的態度,具體是指加害人在犯罪后積極悔罪、及時采取措施減輕危害影響、真誠求得被害人諒解等行為,這些行為大多是刑事和解的內容,因而刑事和解可以視為影響量刑的酌定從輕情節。
其次,《刑事訴訟法》第142條規定:“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睂τ诜缸锖螅雍θ四軌蚍e極采取補救措施、認罪悔過、賠償被害人損失并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視為加害人的人身危險性和社會危害性的降低,沒有采取羈押措施的必要,甚至于失去了追究其刑事責任的特殊預防意義,對其決定不起訴就很有必要。
再次,2006年1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在檢察工作中貫徹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見》第12條規定:“對于輕微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認罪悔過、賠禮道歉、積極賠償損失并得到被害人諒解或者雙方達成和解并切實履行,社會危害性不大的,可以依法不予逮捕或者不起訴。確需提起公訴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理的意見。”初步規定了刑事和解制度。2011年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當事人達成和解的輕微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見》明確規定了刑事和解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適用范圍和條件、當事人和解的內容、當事人和解的途徑與檢調對接等內容,對檢察機關適用刑事和解制度進行了規范。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刑事案件可以代為和解的情形包括被害人死亡的、被害人系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的、犯罪嫌疑人系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房屋拆遷程序怎么規定
2021-03-21行政案件被裁定超時效怎么辦
2020-11-28申請法律援助的一般條件與特殊條件
2020-11-19在中國履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的管轄權
2020-12-12債權人能否選擇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中一人起訴
2021-01-11信用社連帶責任多久過期
2021-02-19監護人死亡如何再確定監護人
2020-11-10夫妻財產贈與時財產歸誰
2020-12-20央行下發通知2016年4月1日起網銀轉賬將免費
2021-03-22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法律對保險合同的變更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6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寶馬車主告狀 法院判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2020-11-26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什么是保險,什么是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2021-02-2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怎么做公眾責任險的風險評估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