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提出
根據《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一百五十七條規定,合同無效后產生幾個法律后果,分別為:返還財產或者折價補償、賠償損失。在涉及賠償損失這一環節,除了為了履行合同而已經實際支付的費用之外,損失的范圍是否包含合同得到實際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履行利益損失?
二、觀點聚 焦
在一起案例中,就上述問題發生了爭議。
甲承包了乙的一個磚廠,簽訂合同后,為了生產經營的需要,甲添置了生產設備并修建了生產磚窯。在甲尚未實際開展經營、履行合同之前,雙方簽訂的合同因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主要因乙的過錯造成)而被確認無效。甲遂起訴到法院,要求乙賠償添置生產設備及修建生產磚窯支出的費用、并要求乙賠償承包期內可以獲得的經營利潤。
那么,甲的訴訟請求是否能夠獲得法院的支持?
三、實務解析
合同無效,是指合同因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者法律特別規定的情形,雖然合同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合意,但卻不能發生合同受法律保護、認可的法律后果。合同一旦被確認為無效,其無效的后果即從合同訂立之時發生。因履行無效合同而取得的財產、實物,均應當返還。因合同一方的過錯導致合同無效的,應當賠償給對方造成的損失。雙方當事人均有過錯的,按過錯程度各自分擔損失。
該案例中,雙方爭議的焦點主要為承包經營利潤能否得到支持,其實涉及的是合同無效的損失賠償范圍問題。
首先,需要判別無效合同的損失屬于什么性質?有人認為是違約責任,筆者認為該種觀點不正確,因為違約責任存在的前提是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其性質屬于有效合同債務。而無效合同自始就不具有法律效力,無效合同的損失與有效合同債務不同,該損失屬于締約過失責任性質。
其次,締約過失責任的最主要承擔方式為損害賠償,損害賠償的對象為信賴利益。信賴利益損失指締約人信賴合同有效成立,但因法定事由的發生,致使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者被撤銷等而遭受的損失,表現為既有財產的減少,即為了準備履行合同而支出的經濟費用。與信賴利益相對應的概念為履行利益(也可稱為預期利益),是指合同有效成立的情況下,當事人因履行合同而可以獲取的利益。兩者適用于不同的情形,前者適用于合同無效的情形,后者適用于合同有效的情形。
此案例中,甲要求乙賠償承包可得的經營利潤,該經營利潤本質上即屬于履行利益。由于雙方簽訂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因而甲的經營利潤損失主張不能得到支持。但甲主張的添置生產設備及修建生產磚窯支出的費用,則屬于信賴利益范疇,依法應受到法律的保護。如果甲在合同無效的情形下也存在過錯,亦應當在過錯范圍內自行承擔相應的責任。
綜上所述,在合同被確認無效和被撤銷的情況下,信賴利益的損失分為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直接損失應當全部賠償,間接損失由于較難確定,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予以賠償。并且,合同無效后的賠償損失范圍不包括履行利益損失。希望以上由律霸小編整理的內容能夠幫助到您。
無效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無效有哪些后果 ?
合同不成立的情形有哪些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監督屬于行政許可嗎
2020-11-29在什么情況下,軍人婚姻不會受到法律保護
2020-11-21交通事故起訴時有哪些賠償項目
2021-01-19累積記分制度有哪些規定
2020-12-21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未成年犯罪監護人責任有哪些
2020-11-13哪些情形下可以討回購房定金
2021-01-25證券監督管理權限
2021-02-14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保險法對于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管理是怎樣規定的
2020-11-19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拆遷補償標準早已定好,被拆遷人還有反對的機會嗎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