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保人被銀行催債怎么辦
你現在應立即找你的朋友要求他對貸款進行反擔保,否則如果銀行起訴你,你就應先承擔還款義務,然后再找你朋友的親戚還。
相關法律知識:
《《擔保法》》第一節?保證和保證人
第六條本法所稱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
關聯資料:關聯案例共185部司法解釋共1部地方法規共1部
第七條具有代為清償債務能力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證人。
關聯資料:關聯案例共45部司法解釋共3部行業規范共4部
第八條國家機關不得為保證人,但經國務院批準為使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經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的除外。
關聯資料:關聯案例共59部部委規章共1部地方法規共2部行業規范共4部
第九條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不得為保證人。
關聯資料:關聯案例共16部部委規章共1部行業規范共3部
第十條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職能部門不得為保證人。
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有法人書面授權的,可以在授權范圍內提供保證。
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如何計算
必須指出,《《擔保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關于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法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債權人已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這一規定存在問題。因為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期間尚未起算,談何中斷?此其一。其二,債權人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但在就債務人的財產強制執行無效果的事實出現之前,保證人有權拒絕履行保證債務,即不構成保證債務的履行遲延,也就是債權人的債權尚未遭受到來自保證人的違約行為的損害,因而,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前段關于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時起算的規定衡量,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期間不起算。法釋?2000?44號第一百二十五條關于“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向債務人和保證人一并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將債務人和保證人列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但是,應當在判決書中明確在對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后仍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規定,堅持了《民法通則》的這個思想。訴訟時效期間不起算,也就無所謂訴訟時效的中斷。
法釋?2000?44號意識到了《擔保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不當,試圖加以修正,于其第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這避免了《擔保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存在的“未起算,卻中斷”的邏輯錯誤,但仍然存在問題:其一,它不符合《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關于訴訟時效期間起算點的規定,因為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并不清楚對主債務人的財產強制執行有無效果,只要未出現對主債務人的財產強制執行無效果的事實,保證人就有權行使先訴抗辯權,可以拒絕履行其保證債務。“在保證人得為檢索抗辯之期間,保證人不負遲延責任。”(史*寬:《債法各論》,**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1年11月版,第855-856頁)也就是債權人對保證人的債權尚未受到保證人不當行為的侵害,依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前段關于訴訟時效期間起算點規定的反面推論,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期間就仍不開始進行計算。其二,它同法釋?2000?44號第一百二十五條后段關于“應當在判決書中明確在對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后仍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規定不一致,走到了另外的方向。
解決上述問題的路徑可有兩條,一是解釋論,一是立法論。為了法律適用的安全性、穩定性和統一性,在目前適宜采納前者。依據解釋論,法釋?2000?44號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不符合《民法通則》關于訴訟時效期間起算的規定,并無適當的理由修正《民法通則》的該項規定,依據下位階規范不得抵觸上位階的原則,在確定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上,應當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而非適用法釋?2000?44號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
應當看到,由于《《擔保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更不合邏輯,因而僅僅固守著上述解釋論尚不能完滿地解決問題。從理想的角度出發,在制定我國民法典時,有必要采取立法論的立場,重新設計一般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的起算點,修正《擔保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以及法釋?2000?44號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我們應予堅持的觀點是:一般保證期間的起算點,應為對主債務人的財產強制執行無效果之時(實際上為次日);而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是權利人知道或者應該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實際上為次日)。
與筆者的上述意見不同,有專家學者認為,對一般保證人只需要在實體審理和執行中肯定其作為第二順序債務人,就滿足了先訴抗辯權的要求,沒有必要處處體現“先訴抗辯權”,不能機械地認為先訴抗辯權可以對抗法院的審理,對抗訴訟時效的起算。比如《德國民法典》第202條規定,時效因給付遲延或者義務人由于其他原因暫時有權拒絕給付而中止,但不適用于……先訴抗辯權……。
由此可見,先訴抗辯權不能導致訴訟時效的中止,當然更不能阻止訴訟時效的起算。對此,筆者不能茍同。
其一,這違背了《民法通則》關于訴訟時效期間起算點以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為準的精神。而訴訟時效制度及其關于起算點的規定屬于強行性規范,我們個人無權修正。
其二,所謂“對一般保證人只需要在實體審理和執行中肯定其作為第二順序債務人,就滿足了先訴抗辯權的要求”之說,如果其含義是指在對主債務人的財產強制執行無效果前,保證人有權拒絕履行其保證債務,且不構成遲延履行,那么,債權人的債權就未受到侵害,依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關于訴訟時效期間起算點的規定,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期間不起算。從論者關于“在實體審理和執行中肯定其作為第二順序債務人”的表述看,是在上述意義上使用的,按理應該承認訴訟時效期間不起算的結論,但論者卻拒絕承認這一結論,一方面承認保證人作為第二順序債務人(作為第二順序債務人,他拒絕履行就未侵害債權人的債權――筆者注),另一方面又承認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期間重新開始計算,顯得不合邏輯。論者的上述觀點還不符合法釋?2000?44號第一百二十五條關于“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向債務人和保證人一并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將債務人和保證人列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但是,應當在判決書中明確在對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后仍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規定。
其三,起算不起算訴訟時效期間與對抗不對抗法院審理案件沒有必然關系。在訴訟時效期間進行中,法院可以審理案件,如法院審理已經構成違約的案件。在訴訟時效期間尚未開始進行的背景下,法院也可以審理案件,如法院審理合同所附的停止條件是否成就,合同義務是否已屆清償期的案件。難道在后者場合,債務人行使對抗債權人的履行請求權的抗辯權,就是在對抗法院的審理嗎?把行使先訴抗辯權以遲滯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稱為對抗法院審理,過于言重了。
其四,所謂“先訴抗辯權不能導致訴訟時效的中止,當然更不能阻止訴訟時效的起算。”欲通過舉重明輕的推理來否定先訴抗辯權的行使遲滯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的理論,實際上存在著誤解。因為在已經有保證期間發揮作用的情況下,訴訟時效期間起算點定得早,意味著提前了保證期間的開始時間,留給債權人行使債權的時間相對短,對債權人并不利;反之,確認先訴抗辯權的行使遲滯訴訟時效期間的開始,留給債權人較多的時間,同時,也順延了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時間,形成雙贏,是適當的制度設計。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止則是有利于債權人,使債權人行使債權的時間相對延長了。這種利益不應由保證人正當地行使先訴抗辯權而獲得。因為保證人行使先訴抗辯權本是保障他自己的合法權益,若因此導致訴訟時效期間中止,使得債權人有更長的時間追究其保證責任,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一部良法不應如此設計制度。所以,《德國民法典》第202條第2款規定,時效不因先訴抗辯權的行使而中止,是適當的利益衡量。由此可知,在這里,起算、中止不是同一方向上的東西,而是非此即彼之間的關系。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令銀行等金融機構或者企業為他人提供保證;銀行等金融機構或者企業對強令其為他人提供保證的行為,有權拒絕。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異地扭送期間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2020-11-09公司減資股東是否承擔補充責任
2021-01-15固定資產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0-12-03專利轉讓過程中合同須約定的事項有哪些
2021-02-25法定扶養義務是幾年
2021-01-24一般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
2021-02-09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哪些證據需要保全
2020-11-27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理賠超過保險額明年保險會上漲嗎
2021-02-11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車禍哪些費用保險公司可以賠償
2021-02-06化名的保單有效嗎
2020-11-09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