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人身傷害撫慰金賠償的性質和原則是什么
律師解答:人身傷害撫慰金賠償是兩種性質兼而有之。從撫慰金的基本性質上看,它是民法賦予人身傷害的受害人對造成精神損害的一項保護性民事權利,屬于損害賠償的請求權。相對應的,就是加害人的賠償精神損害的義務。
相關法律知識:
(一)性質,目前主要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它是民法制裁方式,一種認為它是民法上損害賠償請求權。
筆者認為,人身傷害撫慰金賠償是兩種性質兼而有之。從撫慰金的基本性質上看,它是民法賦予人身傷害的受害人對造成精神損害的一項保護性民事權利,屬于損害賠償的請求權。相對應的,就是加害人的賠償精神損害的義務。因而稱其為民法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性質,自是毫無疑問。從另一個角度講,這種賠償義務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以承擔民事責任為保障,信其為民事制裁當然也是無問題。
(二)原則,在最高人民法院以上這兩個規定中都有“殘疾賠償金”的內容,但它們雖然名稱完全相同,而性質卻完全不同,前者是指受害人因傷致殘后所應獲得的物質損害賠償,后者則是指精神受到損害之后所應獲得的精神損害賠償。
目前,一些法院在處理人身損害致殘賠償案件時,對受害人同時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殘疾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在處理上和對規定的理解上大相迥異。有的認為賠償義務人在賠償了殘疾賠償金后,對其精神損害一般不再支持,理由是受害人在獲得殘疾賠償之后,精神損害的撫慰不再支持,否則有重復賠償之嫌。持這種觀點的依據是,在2001年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下發有一個指導意見,該意見規定人身損害致人死亡的,在支付死亡賠償金后一般不再支持精神損害賠償請求。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根據最高院新出臺的司法解釋,可以同時支持受害人對殘疾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筆者認為,在人身損害致殘賠償案件中,受害人因殘疾而導致其收入的降低,是直接的物質損失,侵害人或其他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此物質損失。受害人因致殘同時又遭受精神損害的,還應當獲得相應的精神賠償,這種精神損害撫慰金是一種撫慰受害人心理創傷的方式。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對這兩者同時支持并不矛盾和重復,并不具排斥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視接走孩子犯法嗎
2020-12-152020工傷認定流程規定有哪些
2021-01-27管轄權異議超出時間怎么處理
2020-12-11闡述涉外離婚程序審理的法律流程
2020-12-24合同邀約能否成為商業秘密
2021-01-28道路交通事故協議書格式
2021-03-20什么是合同解除權
2021-01-13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2020-11-21商業銀行貸款應遵循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7效力未定的合同類型及其效力如何確定
2020-11-12出租人您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嗎?
2021-03-11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無責任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1-02-19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保險基金的特點及保險基金的來源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