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糾紛會不會拘留
合同屬于民事范疇,是合同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約定。合同糾紛是當事人因合同簽訂、履行、終止等導致的糾紛,屬于合同當事人之間的糾紛,糾紛發生后,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協商等方法自行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可以通過訴訟等途徑由法院處理。合同糾紛正常情況下不會涉及刑事責任、行政責任,不需要公安機關介入。
如果在合同簽訂、履行等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存在詐騙、侵占等觸犯刑法的行為,另一方當事人或其他公民可以向公安機關控告、舉報,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這時,觸犯刑法的當事人則可能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追究其刑事責任。
另外,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如果當事人存在妨害司法的情形,或者在法院判決后,當事人拒不履行判決確定的義務,或妨害法院執行的,則可能被法院拘留,或被追究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的刑事責任。
二、簽假合同應怎樣處罰
當事人簽訂假協議,損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利益的,合同無效,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涉嫌犯罪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我國《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利益,合同無效。如果涉嫌構成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合同法》第五十九條規定: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根據《刑法》的規定,利用經濟合同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的,詐騙數額應當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認定,合同標的數額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
2020-12-11隱名股東確認后能否解散公司
2021-01-07父親去世了債務怎么辦
2021-01-21貪污罪能否辦理取保候審
2020-12-22異地審理需要怎么申請
2021-03-18房產證在房屋中介手里不肯退怎么辦
2020-12-27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