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蒙城縣律師 資中縣律師 商城縣律師 四會律師 羅湖區律師 延吉市律師 廣豐縣律師
法治社會的不斷發展,使我們對法律越來越重視,隨著法律制定不斷地在完善,法律的范圍不斷的擴大,法律已經遍布我們生活的各處。同時我們對生活中的行為要多加注意,在生活中意思表示與法律行為的關系是怎樣的呢?下面小編將帶來相關內容。
一、意思表示與法律行為的關系
意思表示與法律行為的關系,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是意思表示和什么是法律行為。其次知道兩者的構成要加、法律效力、特征,從而判斷出兩者之間的關系。
二 、意思表示與法律行為的一般概念
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發生一定私法上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行為。
法律行為,人們所實施的、能夠發生法律效力、產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為。
三 、意思表示的構成要件和法律效力
(1)構成要件
其構成要件可分為客觀要件與主觀要件:客觀要件,是指在外表上可以看出其法律意思的效果,即在客觀上可認識其在表示某種法律效果意思。
主觀要件,指內心的意思,分為行為意思,即表意人自覺地從事某種行為;表示意識,即行為人認識其行為具有某種法律行為上意義;效果,即行為人欲依其表示發生一定法律效果。
(2)法律效力
意思表示的拘束力,亦即意思表示的成立效力。意思表示一旦成立,表意人須受其約束,非依法律,不得擅自撤回或者變更的法律效力。意思表示作成后,將要影響表意人、相對人或第三人的利益。
四 、法律行為的構成要件和特征
(1)構成要件
法律行為的成立必須具有下列條件:第一,必須是出于人們自覺的作為和不作為。
無意識能力的幼年人、瘋癲、白癡,精神病,以及一般人在暴力脅迫下的作為和不作為,都不能被視為法律行為。第二,必須是基于當事人的意思而具有外部表現的舉動。單純心理上的活動不產生法律上的后果,如雖有犯罪意思而無犯罪行為的,不能視為犯罪,也不能視為法律行為。第三,必須為法律規范所確認、而發生法律上效力的行為。不由法律調整、不發生法律效力的。
(2)特征
法律行為具有以下三個特征:第一,法律性。法律行為是法的現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法律規定的、具有法律意義、可以用法律進行評價的人的行為。第二,社會性。法律行為作為人的活動,具有社會性的特征。第三,法律行為是能夠為人的意志所支配的行為,具有意志性。法律行為是人所實施的行為,受人的意志所支配。
五 、意思表示與法律行為的關系
從二者的概念上來看,法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要素,依照意思表示內容發生法律效果為目的的行為。即意思表示是法律行為的核心,沒有真實意思表示,該行為就不算是法律行為。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以各種形式表達自己的意愿,卻不是時常的注意到自己的行為是否是符合法律的規定,以致于可能在不經意間觸犯到法律,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糾紛,為此我們應分清楚意思表示與法律行為的關系是怎么樣的,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法律糾紛。
特殊侵權行為的種類包括哪些
哪些行為會侵犯他人隱私權
如何處理中標后簽合同時的壓價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代表訴訟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1-01-05交通事故復議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12拆遷隊暴力執法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4因車禍受傷賠償標準
2021-03-14非撫養方可以頻繁探望子女嗎
2020-11-10管轄異議答辯狀怎么提交
2021-01-10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合同法關于單方終止合同的條件
2020-11-13外嫁女戶口遷出還有宅基地繼承權嗎
2020-12-21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房地產投資技巧
2020-11-19理賠公估人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0-12-06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用人單位欠繳保險如何維權
2021-03-23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離婚后保險受益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31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土地入股分紅怎么算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