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合同的擬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雙方當事人的權益,與雙方當事人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對于無效合同當事人可以進行起訴,以確認合同無效。但是,對于第三人主張合同無效的案件,人們卻對此存在著一定的疑問與不解,面對第三人主張合同無效的問題,法院又當如何處理。下面律霸主要對此問題進行了一定的分析與探討。
第三人主張合同無效問題的處理方式
司法實踐中,某一合同是否無效,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未提起訴訟,卻由合同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確認合同無效。對于合同以外的第三人的這一訴訟請求,法院應如何處理?理論界和實務界存有爭議。
1、合同以外的第三人(以下簡稱第三人)以起訴的方式請求法院確認合同無效,其必須以原告的身份起訴,因此,第三人必須符合民事訴訟法起訴條件特別是原告資格的規定。《民事訴訟法》第108 條是起訴實質要件的規定,按照這一規定,起訴必須符合的條件之一就是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這是對行使起訴權人的資格要求,也是提起訴訟的人能夠成為原告的條件。
2、理論界和實務界的許多人士認為任何人發現合同包含有無效因素均可以向法院起訴或向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貫徹對無效合同實行國家干預的原則。我們認為,這是對無效合同實行國家干預的誤解。對無效合同實行國家干預,是指法院、仲裁機關或工商行政管理等機關對無效合同依法主動干預,宣告其無效。但上述機關對合同無效進行主動干預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如法院和仲裁機關應當對自己審理的案件的合同的無效性進行審查,一經發現,立即宣布其無效。
3、也有的法律界人士認為,與無效合同無直接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可以依照《合同法》第127 條的規定,向有關合同的管理機關舉報無效合同,由其對無效合同進行處理。實踐中,除了法院、仲裁機關有權對民事訴訟或仲裁中發現的違法合同進行無效處理外,對于未進入民事訴訟程序或仲裁程序的無效合同,有關行政部門可以處理。即: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利用合同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違法行為也可監督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對于第三人主張合同無效問題的處理方式,不同的實際情況則具備不同的解決辦法。因此在處理此類相關問題時,人們可以先向律霸進行一定的咨詢,以充分了解其中的利害關系,從而更好地解決相關法律問題。
如何確定合同無效的返還責任
起訴合同無效律師費怎么收
合同無效的禁止性規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屬于私力救濟嗎
2021-01-29強制措施期間是否扣除年休假
2021-01-15公司有債務可以向外融資嗎
2021-02-04企業債權債務分析
2020-12-02一稿多投的行為違法嗎
2021-01-01合伙企業與注冊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6訂婚后退婚財產處置協議怎么寫
2021-03-13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離婚協議書反悔如何處理
2021-02-28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有期限嗎
2020-12-06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理賠案件有哪些環節
2021-01-21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費率厘訂原則是什么
2021-02-1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客體是什么意思
2021-01-27法律規定農村責任田能買賣嗎
2021-03-10城市房屋拆遷有哪些補償項目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