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履行催告期限是多久?
合同履行催告期限是3個月,一般就是催告通知到達對方之日起三個月內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會再予支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經對方當事人催告后,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期限為三個月。對方當事人沒有催告的,解除權應當在解除權發生之日起一年內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權消滅。
二、合同的履行的原則是什么?
1、全面履行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60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這一規定,確立了全面履行原則。
2、誠實信用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60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此規定可以理解為在合同履行問題上將誠實信用作為基本原則的確認。從字面上看,誠實信用原則就是要求人們在市場活動中講究信用,恪守諾言,誠實不欺,在不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以“誠實商人”的形象參加經濟活動。從內容上看,誠實信用原則并沒有確定的內涵,因而有無限的適用范圍。即它實際上是一個抽象的法律概念,內容極富于彈性和不確定,有待于就特定案件予以具體化,并隨著社會的變遷而不斷修正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標準。
3、協作履行原則
合同的履行,只有債務人的給付行為,沒有債權人的受領給付,合同的內容仍難實現。不僅如此,在建筑工程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技術轉讓合同、提供服務合同等場合,債務人實施給付行為也需要債權人的積極配合,否則,合同的內容也難以實現。因此,履行合同,不僅是債務人的事,也是債權人的事,協助履行往往是債權人的義
4、情勢變更原則
在對方當事人無故不履行合同的情況下,就應該進行催告,督促對方盡快的履行合同,經過催告以后還不履行合同的就可以直接通知對方解除合同了。因對方不履行義務導致解除合同的,可以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
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有哪些內容
不履行涉外貨物買賣合同所產生的后果由誰承擔?
中止履行合同的理由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禁品或危險物品的攜帶禁止規定是什么
2020-12-04分居后還貸法律怎么規定
2021-02-09非血緣父親能否獲得撫養權
2020-12-18香港人和內地人結婚手續
2020-12-22預售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什么
2021-03-14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土地糾紛主體責任是什么
2020-11-27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什么意思
2021-01-2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讓合法嗎
2021-01-16女人能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嗎
2021-01-19對城中村拆遷補償不滿意應該怎么維權
2021-03-05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如何書寫
2021-02-11拆遷安置房什么時候可以買賣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