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體處理此類案件時,一般在司法實踐中有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是共同償還原則,即將原夫妻現方均作為共同被告,判令兩被告共同償還債權人(即原告人)的債務,或由一方償還另一方承擔連帶責任。其理由是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借的債務,不管是一方還是雙方經手,都屬于家庭共同債務,理應由原夫妻二人共同承擔,共同償還;
第二種觀點是約定償還原則,即按照夫妻離婚時的約定或法院的調解、判決意見,如該債務明確由男方或女方承擔的則列其為被告,判決由其承擔償還責任,與另一方元關;
第三種觀點是具體問題具體處理原則,即對該筆債務,應按照實事求是和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的原則來處理,不能一刀切,應按照離婚的方式、借款(債務)的用途及對債務償還的具體約定等來確定該由一方來償還還是由雙方來償還。
比較傾向于第三種觀點。其理由主要以下幾點:
1、債務的性質不間,其法律后果是完全不同的。婚姻案件中的債務性質主要有三種,即一是夫妻共同債務,其表現形式有夫妻共同所經手的債務,或一方經手所借但確是用于家庭開支的債務;二是個人債務,其表現形式為一方借債是為了用于個人目的,而另一方不知道,或雖知道但予以反對的,如借債用于個人贈與或吸毒、賭博、個人揮霍等等;三是個人債務轉化為共同債務的,即婚前一方借款購置的房屋財物已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的,為購置借款所負債務,應視為夫妻共同債務。上述三種債務因性質不同的實體處理時是由誰償還是不一樣的;
2、離婚的形式不一樣,與由誰償還債務有直接的關系。目前我國離婚主要由二種形式,一是協議離婚(由民政部門辦理)、二是訴訟離婚,包括法院調解離婚和法院判決離婚。協議離婚和法院調解離婚是由雙方自愿協商,雙方對子女撫養、財產分割、債權債務等方面的具體處理起主導作用,而法院判決離婚則帶有法律強制性,對債務的判決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
3、離婚的目的有時也是不也同的。我們在審判實踐中發現,絕大多數的夫妻離婚是因為雙方感情確已破裂,夫妻關系難以為繼,但也有其他原因,如為了解決子女戶口問題、一方分房子問題等等,甚至個別案件的離婚當事人是因為債務較多而出于逃債的目的,其離婚的行為是出于規避法律。
綜上所述,在司法的實踐中可以發現并不是所有的夫妻債務在離婚之后向財產分割一樣平等分配的,因為有些債務的發現是另一方不知曉的情況下,此時就不能要求雙方一起承擔否則就是對不知情一方的嚴重財產損害,總的來說就是具體債務需要具體分割。
婚姻法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規定
關于夫妻共同債務需要追加執行的規定
夫妻共同債務的范圍有哪些?由誰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的新標準是什么
2021-02-06婚姻自由的行使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
2021-02-08起訴之后被告變更法人是否違法
2021-02-24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正常離職有沒有補償金
2021-02-18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無證駕駛出事故強制保險不應免
2021-01-18保險法修訂免責條款的方法有哪些
2021-03-10保險合同能否繼承
2021-01-13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呢
2020-12-17保險代理人跑了如何要回保險費
2021-03-23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1-03-04人壽保險保險費的繳費方式
2020-11-23個人如何承包林地
2021-03-02土地轉讓協議究竟有沒有效
2021-03-10房屋拆遷補償談判有什么技巧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