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下檢察院可以提起抗訴
抗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時,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審理要求的訴訟活動。在我國,抗訴是法律授予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行使的一項法律監督權。
對于人民檢察院而言,具備以下六種情形就應當提出抗訴:
1、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法律事實不清,指控犯罪證據不足;
2、有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明被告人有罪,而卻被判無罪,或者使無罪的人受到法律的追究;
3、適用法律錯誤使重罪輕判、輕罪重判;
4、對被告人的罪名認定有錯誤,一罪判數罪或者數罪判一罪,導致量刑畸輕畸重;
5、在沒有法定的免除刑事處罰或者適用緩刑的條件下,對被告人免除刑事處罰或者適用了緩刑;
6、人民法院在案件審理的過程中嚴重違反訴訟程序。
第二種情形是《刑事訴訟法》第條的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理由主要有四個方面:
1、出現了新的證據證明原審法院判決、裁定認定的犯罪事實確實有錯誤;
2、認定犯罪的主要證據不充分、不確實或者是證明犯罪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相互矛盾不能排除;
3、原審法院判決、裁定在適用法律上出現錯誤;
4、有證據證明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行為。
抗訴的分類:
抗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時,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審理要求的訴訟活動。
一、按上訴程序提出的抗訴(二審抗訴)
即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同級人民法院的一審刑事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在法定抗訴期限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我國刑事訴訟法對這種抗訴規定的具體程序是:檢察院將抗訴書通過原審法院提交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還應將抗訴書抄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應就抗訴的理由和根據認真審核,如果認為抗訴不當,可直接向同級人民法院撤回下一級人民檢察院的抗訴,并將撤回抗訴的情況通知下一級人民檢察院。
二是按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再審抗訴)
即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如發現確有錯誤,按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這種抗訴不受時間限制,對于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房子需要哪些程序?
2021-02-12怎樣賣房子?賣房的技巧有哪些
2021-01-14小區樓頂是私人所有還是大家共有
2021-02-11在商場摔傷賠償金額一般是多少
2021-03-14哪些人享有機械表演權
2020-12-04現在房產抵押好貸款嗎
2021-02-04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怎么辦
2021-03-17個人合伙企業中對于企業的的資產怎么認定
2021-02-19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20贈與合同已經完成能否撤銷
2021-03-20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未婚先孕怎么領結婚證
2021-03-15留置權適用占有改定嗎
2021-01-26保姆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5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什么是產品責任
2020-12-15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