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中斷的情形有哪些?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三)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二、債務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一般來說,債權債務糾紛的訴訟時效為三年。《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時效中斷的情形都很好理解的,一般情況下人們很少會關注到訴訟時效中斷,那是因為沒有人會在債務債權的這個問題上拖著不處理的,即便法律上規定的債務債權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三年,應該不會有人在這三年期間明知對方不還錢都沒有任何的行動。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幾種
2020-12-20房屋轉讓協議書合法要件
2021-01-19違法占地判定的法律依據都有哪些
2021-02-05火車臥鋪砸死人如何處理
2021-02-23附條件生效多久生效
2021-03-06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工程勞務合同家屬終止有效嗎
2021-01-25學生在宿舍丟東西,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5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是什么意思
2021-03-16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車禍致殘的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3-11拒賠出具什么單據
2021-02-17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投保人豁免險是什么
2021-01-09契約撤銷權 PolicyCancellationRight
2020-12-26荒山承包年限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