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辯權是合同法中規定的一項重要權利,是針對合同一方的請求而實施的,簡單來講,就是拒絕執行對方請求,要求合同中止執行。從時效上分類的話,抗辯權可以分為暫時抗辯權和永久性抗辯權。那么合同法中永久抗辯權什么意思?下面我們跟隨小編具體了解下吧。
一、合同法中永久抗辯權什么意思?
永久抗辯權又叫消滅抗辯權、毀滅抗辯權,是指抗辯權的行使可以永遠拒絕相對人的請求權的效力。在訴訟上表現為可使原告的起訴受到駁回的判決。比如時效完成抗辯權。
權利人在法定時效期限內不向義務人積極主張其債權,時效期限屆滿,即不能再請求強制義務人履行債務;如果權利人提出該請求,則債務人即享有時效完成抗辯權,拒絕權利人的請求,此時權利人雖然仍有債權請求權,但是義務人可以永遠地反復地行使抗辯權,而使權利人的債權無法通過行使請求權來實現。
二、引起永久性抗辯權的原因是什么?
1、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由于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免除債務人部分或者全部的責任。《合同法》第117條對該問題做出了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侵權責任法》第29條規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債權人過錯
債權人過錯是指債務人不履行合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或行為人違反法定義務,是由于債權人的原因造成的,根據《民法通則》第131條的規定:“受害人對于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合同法》第58條也規定:“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3、已過時效期限
此處所指的時效乃指訴訟時效,也稱消滅時效。所謂訴訟時效,在我國現行民事立法上,是指對在法定期間內,權利被侵犯者不行使權利的,使其喪失勝訴權的法律制度。我國《民法通則》的第135條和第136條對于訴訟時效的一般情況作出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4、當事人約定的免責條款
民事法律中有“協議免責”一說,它是指受害人和責任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經協商一致,同意免除責任人的責任。協議免責有事先免責和事后免責。相比侵權責任法而言,在《合同法》中,免責條款更受關注。
現在,大家應該對永久抗辯權什么意思有了基本認識了吧。合同當事人行使永久抗辯權是沒有時效限制的,也就是說在任何時候針對合同另一方提出的請求,都有權拒絕執行。引發永久抗辯權的原因很多,包括債權人過錯、出現不可抗力的情況及雙方約定免責條款等。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婆不愿意生小孩,她侵犯了我的生育權嗎
2021-02-20企業融資方式怎么規定
2020-12-19合同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
2021-02-13贍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1廉租住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1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調崗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23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車輛保險單可以反保全嗎
2020-12-10僑眷可以在國內購買保險嗎
2021-02-03交通事故車主拒賠幾天可起訴
2020-11-16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保險公估人的職能
2020-11-26事故理賠有“竅門”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