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悠久,珍寶無數,但是許多寶物都會掩藏在土地下面。兵荒馬亂的年代,錢財帶不走的,很多也會選擇將其埋在地下,等待安全了再將其取出帶走。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會有很多埋藏寶物的地點記不清楚了。這種情況下,很多東西會成無主物。接下來,365律師將和大家分享中國埋藏物的所有權歸誰?
埋藏物的概念
所有權屬已無從查考的有價之物。狹義指埋藏于土地中的不能證明其所有權的物。廣義則不論藏于何處,只要是它藏于動產或不動產中,并不知其所有人的,都為埋藏物。
中國埋藏物的所有權
我國《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接收單位應對上繳單位或個人,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93條規定:“公民、法人對于挖掘、發現的埋藏物、隱藏物,如果能夠證明屬其所有,而且根據現行的法律、政策又可能歸其所有的,應當予以保護。”我國《物權法》第114條規定:“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的,參照拾得遺失物的有關規定。文物保護法等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第113條規定:“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可見,我國采取的是公有主義的立法例,發現人不得取得所有權,只可能受到一定的表揚或物質鼓勵。
有證據證明是自己埋藏的物品應該歸自己所有,必須提供必要的證據是關鍵。對一個國家而言,“藏寶于民”是應該被允許的,只要是在合適的范圍內。 文物保護法明確規定,公民、個人依法持有的祖傳文物及合法途徑取得的文物,包括通過贈與,通過買賣,通過參與拍賣過程當中的競拍的行為取得的個人文物的所有權,都應受到法律的同等尊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97條的規定:“公民、法人對于挖掘、發現的埋藏物、隱藏物,如果能夠證明屬其所有,而且根據現行的法律、政策又可以歸其所有的,應當予以保護。”而如果能證明挖掘的財物是其祖輩所有的,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埋藏物,有有主和無主之分。那么,中國埋藏物的所有權歸誰?若是有直接證據證明,埋藏物是自己的,或者是自己祖輩的,那么物品都可以歸自己所有。若是無主的物品,那么,人們就不得隨意拿取,這些都是屬于國家的,即使取得了,也應該主動交出來,會得到一定的獎勵的。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民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
2021-02-20當場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備案
2021-01-12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行政訴訟不配合法院執行財產會不會坐牢
2021-03-21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哪些情況保險公司可不賠
2021-01-27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追償的
2021-01-03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模板
2020-12-10禁養區拆遷不給補償怎么辦
2021-03-24公司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20拆遷獎勵的標準是什么呢,去哪里查詢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