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悠久,珍寶無數,但是許多寶物都會掩藏在土地下面。兵荒馬亂的年代,錢財帶不走的,很多也會選擇將其埋在地下,等待安全了再將其取出帶走。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會有很多埋藏寶物的地點記不清楚了。這種情況下,很多東西會成無主物。接下來,365律師將和大家分享中國埋藏物的所有權歸誰?
埋藏物的概念
所有權屬已無從查考的有價之物。狹義指埋藏于土地中的不能證明其所有權的物。廣義則不論藏于何處,只要是它藏于動產或不動產中,并不知其所有人的,都為埋藏物。
中國埋藏物的所有權
我國《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接收單位應對上繳單位或個人,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93條規定:“公民、法人對于挖掘、發現的埋藏物、隱藏物,如果能夠證明屬其所有,而且根據現行的法律、政策又可能歸其所有的,應當予以保護。”我國《物權法》第114條規定:“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的,參照拾得遺失物的有關規定。文物保護法等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第113條規定:“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可見,我國采取的是公有主義的立法例,發現人不得取得所有權,只可能受到一定的表揚或物質鼓勵。
有證據證明是自己埋藏的物品應該歸自己所有,必須提供必要的證據是關鍵。對一個國家而言,“藏寶于民”是應該被允許的,只要是在合適的范圍內。 文物保護法明確規定,公民、個人依法持有的祖傳文物及合法途徑取得的文物,包括通過贈與,通過買賣,通過參與拍賣過程當中的競拍的行為取得的個人文物的所有權,都應受到法律的同等尊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97條的規定:“公民、法人對于挖掘、發現的埋藏物、隱藏物,如果能夠證明屬其所有,而且根據現行的法律、政策又可以歸其所有的,應當予以保護。”而如果能證明挖掘的財物是其祖輩所有的,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埋藏物,有有主和無主之分。那么,中國埋藏物的所有權歸誰?若是有直接證據證明,埋藏物是自己的,或者是自己祖輩的,那么物品都可以歸自己所有。若是無主的物品,那么,人們就不得隨意拿取,這些都是屬于國家的,即使取得了,也應該主動交出來,會得到一定的獎勵的。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套路貸主從犯怎樣判定
2021-02-09質疑公攤面積怎么辦
2021-01-30涉外婚姻離婚能直接去民政局嗎
2020-12-14股東違法股權沒收嗎
2021-01-06債權質押合同質押到期債權未履行怎么辦
2021-01-16租房收定金反悔怎么辦
2020-12-10哪時候可以去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0-11-20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2-16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擔保合同都是怎么擔保的
2020-11-17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買的安置房現在房產證下來對方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14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放棄競業限制補償金有效嗎
2020-11-19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搶救傷者非醫保用藥費用商業險公司是否應予理賠
2021-03-11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