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雖然傳統的道德觀念受到了嚴重的沖擊,但是我們不得不相信,好人還是有很多的。而為了鼓勵大家做好事,也為了不讓好人感到寒心,法律制定了無因管理條款。那在法律上,無因管理構成條件有哪些呢,也就是說,構成無因管理需滿足什么條件呢?下面將為您做一個較為詳細的說明。
一、無因管理構成條件有哪些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損失,為他人管理事務的行為。
(一)主觀要件
無因管理的構成在主觀上須管理人有為他人管理的意思。管理人為他人管理事務的意思即管理意思,是指以其管理行為所生的事實上的利益,歸屬于他人的意思。我國民法通則第93條有“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損失而進行管理或服務”一文,其中的“為”字即說明管理人之管理事務,在意思上是為他人,而不是為自己。
(二)客觀要件
管理他人事務管理行為的范圍。無因管理的管理行為僅限于保存、利用、改良等處分行為,而不應包括為本人新取得權利的管理行為。我國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為避免他人的利益遭受損失進行管理或服務”一語,概定了管理行為的范圍。管理行為僅僅是為避免他人的利益遭受損失,而不包括為本人新取得權利或負擔義務。
無法律上的義務。法律上的義務包括法定的義務和約定的義務。管理人依約對于本人負有義務時,不能成立無因管理。
二、構成無因管理需滿足什么條件
無因管理因管理人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的義務,為他人管理事務,其管理本身利于本人,并不違反本人意思,或雖違反本人意思,但符合社會公序良俗,有利于社會,故法律使無因管理的行為成為合法行為,以阻卻違法性。
管理人與本人之間產生法定的債權債務關系。管理人依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以有利于本人的方法為事務管理。管理人應履行適當的通知義務。事務管理開始時,如能通知本人,應通知本人,如無急迫情事,應待本人指示。管理人對本人享有請求權,本人有履行給付的義務。
希望這些材料對解決您遇到的法律問題能有一定的幫助。此外,根據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有些行為是不能被認定為無因管理的。如果您仍弄不清楚哪些行為不屬于無因管理,那么建議您不妨去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讓律師為您詳細解釋清楚。
在訴訟過程中能否轉讓債權
反擔保人可以獲得債權人的抵押權嗎?
產權債權轉讓的要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后續治療費訴訟時效怎么算起
2020-12-11個體戶擅自經營不準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商品的如何處罰
2021-01-25如何妥善處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
2020-12-29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先予執行要多久能下來
2021-01-09什么時候產生滯納金,滯納金怎么計算
2021-03-22股東變更前的債務與新股東有關系嗎
2021-02-14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