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實際生活中案件的真實情況多種多樣,錯綜復雜,鑒于案件的復雜性,所制定的法律法規也多種多樣,例如抗辯權就有著不安抗辯權與后履行抗辯權這兩種,它們有著各自不同的執行領域。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不安抗辯權和后履行抗辯權有什么區別吧。
不安抗辯權和后履行抗辯權有什么區別?
先履行抗辯權是"后者"的拒絕
不安抗辯權是“前者”的拒絕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
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
相應的履行要求。——-先履行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1.當事人之間互負合同義務2.雙方當事人之間履行義務有先后順序3.先履行義務一方到期未履行合同義務。
不安抗辯權
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對方沒有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合同履行的權利。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
(一)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
先履行抗辯權,是指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沒有履行合同義務的,后履行一方當事人有拒絕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的權利。
(二)先履行抗辯權成立的條件
先履行抗辯權的成立應具備以下條件:
1.當事人因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2.當事人一方須有先履行的義務
3.先履行一方到期未履行或未適當履行債務
(三)先履行抗辯權的效力
先履行抗辯權屬于延期的抗辯權,不具有消滅對方請求權的效力,只是暫時阻止先履行一方請求權的行使。如果先履行一方完全履行了合同義務,則先履行抗辯權即歸于消滅,后履行一方應恢復履行。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致使合同遲延履行的,當事人不承擔遲延的責任。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不安抗辯權和后履行抗辯權有什么區別這個問題主要從這兩項權益的主體出發。一般情況下來說,不安抗辯權都是先行履行成效的,而后履行抗辯權遲于不安抗辯權,并且后履行抗辯權只能夠暫時阻止一方請求權的行使,并非永久性的。以上即為不安抗辯權與先履行抗辯權的大致區別。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醫療事故后的調解方式有哪些
2021-01-04行政復議可以成功嗎
2020-11-27政府制定的律師服務收費如何確定
2020-11-25公司增資跟股權轉讓能同時進行嗎
2021-03-21行使代位權時能否適用仲裁協議
2021-01-24解除反擔保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0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09治安拘留可以去探望嗎
2020-12-06員工下班后在公司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04違法分包合同無效可以以仲裁嗎
2021-02-13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學生住院保險理賠嗎
2020-12-23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惡意重復保險該不該賠
2021-03-23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保險合同為單務合同對不對
2020-11-28當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15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草案)
2021-01-01什么是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