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偵查措施,是指偵查機關為了偵破特定犯罪行為的需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嚴格審批,采取的一種特定技術手段。技術偵查行為即是運用技術偵查措施的偵查行為。通常包括電子偵聽、電話監聽、電子監控、秘密拍照、錄像、進行郵件檢查等秘密的專門技術手段。
技術偵查措施在《國家安全法》和《人民警察法》中有規定,最新出臺的并將于2013年1月1日施行的《刑事訴訟法》第二編第二章第八節對技術偵查措施的主體、適用范圍、程序與期限等做了明確的規定。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48條規定:公安機關在立案后,對于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準手續,可以采取技術偵查措施。人民檢察院在立案后,對于重大的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職權實施的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準手續,可以采取技術偵查措施,按照規定交有關機關執行。追捕被通緝或者批準、決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經過批準,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術偵查措施。
實施主體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48條的規定,能夠行使技術偵查措施的主體為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
適用范圍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48條的規定,技術偵查措施適用的范圍為以下案件:
1、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案件;
2、重大的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職權實施的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重大犯罪案件;
3、追捕被通緝或者批準、決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案件
批準程序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49條規定,(技術偵查措施的)批準決定應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確定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的種類和適用對象。
批準決定自簽發之日起三個月以內有效。對于不需要繼續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的,應當及時解除;對于復雜、疑難案件,期限屆滿仍有必要繼續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的,經過批準,有效期可以延長,每次不得超過三個月。
由此可見,技術偵查措施需要經過嚴格的批準程序,但是具體如何適用,需要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作出詳細的解釋。
技術偵查措施的有效期限為三個月,對于復雜、疑難案件,可以根據案情需要并經過批準延長,但每次不得超過三個月。
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嗎
2021-02-23知識產權保護法包括哪些
2020-11-17交通事故超過多長時間視為放棄訴訟
2021-03-21免責聲明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8個人互換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8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保險的特點都有哪些
2021-02-13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投保人中途終止保險,如何計算損失
2021-03-17掛靠車輛該怎樣保險
2020-11-19保險法對保險欺詐規定了三種仲裁方式
2020-12-20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成立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