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機關“變通”為監視居住的執行主體我國刑事訴訟法第51條明確規定,有權決定監視居住的機關為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而執行監視居住的機關只能是公安機關。但目前,由人民檢察院決定的監視居住,往往由人民檢察院自行執行,即由人民檢察院將監視居住決定書交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再出具一份執行委托書,委托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代為執行,或者以請求人民檢察院協助執行為名,將此類監視居住的執行權全部交給檢察機關。那么,公、檢兩家為什么這樣做呢?
首先,對檢察機關而言,在指定的居所對犯罪嫌疑人執行監視居住是辦理自偵案件過程中獲取犯罪嫌疑人供述的最佳手段。它可以使檢察機關有充裕的時間、足夠的人力來突破案件,完善證據。另一方面,即使案件不成立,也無需對當事人進行國家賠償。這樣,檢察機關就主動攬下了應由公安機關承擔的職責。
其次,對公安機關而言,由于擔負著治安和刑偵雙重責任,警力資源十分緊張。公安機關對完全限制人身自由的刑事強制措施(拘留、逮捕)設有專門的機構(看守所、拘留所)和人員,但對并未完全限制人身自由的刑事強制措施(監視居住、取保候審)卻沒有設立專門的業務機構來履行執行之職。因此,公安機關對檢察機關決定的監視居住,再根據檢察機關的要求,委托檢察機關自行執行,既為公安機關節省了警力和財力,又減輕了公安機關的負擔和責任,公安機關自然沒有異議。
這種變通的打法律擦邊球的做法,對公、檢兩家都有利,法律對此也并未明令禁止,因此在一些地區十分普遍。
二、違規在“指定的居所”使用監視居住,變相羈押犯罪嫌疑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法學學士學位,上海律師協會會員。自執業以來,專注律師實務及法律研究,致力于經濟糾紛、公司企業、損害賠償、婚姻繼承等民商事領域的訴訟、仲裁,非訴法律顧問、風險防范等法律服務。秉承“遵法、敬業、誠信、高效”的執業理念,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質量、高效率、全方位的法律服務,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在交通事故、婚姻繼承、債權債務、動拆遷、勞動人事等常態法律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及豐富的辦案經驗。楊麗娟律師執業以來成功辦理數百起訴訟、仲裁及非訴案件,為大中型企業及個人提供過大量法律顧問服務及專項法律服務。全面準確提供法律分析及解決方案,善于解決復雜疑難案件。
檢察院檢察員違法亂紀如何處罰
2020-12-05勞動法辭退如何賠償
2021-03-16在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26商標侵權是否構成反不正當
2020-11-12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手寫房屋放棄繼承書可以反悔嗎
2021-01-29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可以代領嗎
2021-03-15商業銀行貸款應遵循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7學校是否有權強制學生上晚自習
2020-12-29樓宇外墻面使用涉及什么法律問題
2020-11-15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0-11-19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校方責任保險的除外責任是什么
2021-03-22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投機性預期利益不可保險
2020-12-15拆遷維權訴訟時效是幾年
2021-03-22老婆家拆遷戶口遷過去還能遷回來嗎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