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金牛區律師 富蘊縣律師 博白縣律師 江安縣律師 永昌縣律師 姑蘇區律師 當涂縣律師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國企改革以及公司法的實施,股權轉讓成為資源優化配置、企業籌集資本、產業結構重組的重要形式。股權轉讓越發普及,形式也越加復雜多樣。股權轉讓其間涉及不少稅費,那么股權轉讓后少計的費用可能有哪些呢?律霸為您解答。
股權轉讓,是指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份讓渡給他人,使他人成為公司股東的民事法律行為。我國《公司法》規定股東有權通過法定方式轉讓其全部出資或者部分出資,股權轉讓是股東行使股權常見的一種方式,公司越成功,股權自由轉讓也越普遍。股權轉讓其間涉及不少稅費,那么股權轉讓后少計的費用可能有哪些呢?
1、企業所得稅
(1)企業在一般的股權(包括轉讓股票或股份)買賣中,應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股權投資業務若干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18號)有關規定執行。股權轉讓人應分享的被投資方累計未分配利潤或累計盈余公積金應確認為股權轉讓所得,不得確認為股息性質的所得。 (2)企業進行清算或轉讓全資子公司以及持股95%以上的企業時,應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的通知》(國稅發(1998)97號)的有關規定執行。投資方應分享的被投資方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應確認為投資方股息性質的所得。為避免對稅后利潤重復征稅,影響企業改組活動,在計算投資方的股權轉讓所得時,允許從轉讓收入中減除上述股息性質的所得。 (3)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執行需要明確的有關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3)45號)第三條規定,企業已提取減值、跌價或壞帳準備的資產,如果有關準備在申報納稅時已調增應納稅所得,轉讓處置有關資產而沖銷的相關準備應允許作相反的納稅調整。 因此,企業清算或轉讓子公司(或獨立核算的分公司)的全部股權時,被清算或被轉讓企業應按過去已沖銷并調增應納稅所得的壞帳準備等各項資產減值準備的數額,相應調減應納稅所得,增加未分配利潤,轉讓人(或投資方)按享有的權益份額確認為股息性質的所得。 (4)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或損失是指企業因收回、轉讓或清算處置股權投資的收入減除股權投資成本后的余額。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應并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5)企業因收回、轉讓或清算處置股權投資而發生的股權投資損失,可以在稅前扣除,但每一納稅年度扣除的股權投資損失,不得超過當年實現的股權投資收益和投資轉讓所得,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2、營業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2]191號)規定: (1)以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征收營業稅。(2)自2003年1月1日起,對股權轉讓不征收營業稅。
3、契稅
根據規定,在股權轉讓中,單位、個人承受企業股權,企業的土地、房屋權屬不發生轉移,不征契稅;在增資擴股中,對以土地、房屋權屬作價入股或作為出資投入企業的,征收契稅。”
4、印花稅
股權轉讓的征稅問題。目前股權轉讓存在兩種情況: 一是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或托管的企業發生的股權轉讓,對轉讓行為應按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3‰的稅率征收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 二是不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或托管的企業發生的股權轉讓,對此轉讓應按1991年9月18日《國家稅務總關于印花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規定的通知》([91]國稅發1號)文件第十條規定執行,由立據雙方依據協議價格(即所載金額)的萬分之五的稅率計征印花稅。
5、個人所得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規的有關規定,個人轉讓股權應按“財產轉讓所得”項目依20%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合理費用,是指納稅人在轉讓財產過程中按有關規定所支付的費用,包括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資產評估費、中介服務費等。而有價證券的財產原值,是指買入時按照規定交納的有關費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計算繳納的稅款時,必須提供有關合法憑證,對未能提供完整、準確的財產原值合法憑證而不能正確計算財產原值的,主管稅務機關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核定其財產原值。
綜上所述,股權轉讓其間涉及不少稅費,股權轉讓后少計的費用可能涵蓋了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契稅、印花稅、個人所得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資產評估費、中介服務費等等,正確理解并掌握股權轉讓操作將減少費用開支。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知識,可以通過律霸法律咨詢平臺咨詢這方面的律師,律霸的專業律師會幫助您解決相關問題,維護你的合法權益。
公司在上市前通過股權轉讓來籌集資金,主要存在哪些隱藏風險?
公司股權轉讓怎么樣才有效?
私募股權投資有哪些法律風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撤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4侵犯著作權罪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2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企業如何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對象、范圍、期限、義務
2021-01-03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0-12-29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瑕疵保險憑證的效力如何
2021-02-08非經營性土地出讓交出讓金嗎
2021-02-01無證房的拆遷補償比有證的低很多,怎么辦
2020-12-18拆遷安置房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0-11-27當地拆遷方沒有公布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1-01-23商品房拆遷和自建房拆遷補償的區別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