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申請復制病例的申請人有以下三類:
(一)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
(二)死亡患者近親屬或其代理人;
(三)保險機構。
根據《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中的明確規定,死亡病歷討論記錄、病程記錄等主觀病歷不能復印。只能復印客觀病歷記錄,包括如下:
《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下稱《病歷規定》)實施后,病人可以向醫療機構申請復印病歷,包括:門(急)診病歷和住院病歷中的住院志(即入院記錄)、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治療)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報告、護理記錄和出院記錄,但這些病歷資料只是客觀病歷記錄,并不包括主觀病歷。
按照《病歷規定》的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醫療機構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醫務科)或者專(兼)職人員應當在患者或者代理人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包括“死亡病歷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等在內的主觀病歷。
按照有關規定,如果急診搶救,允許醫生在完成搶救后的6個小時內補記病歷,而一般住院病人的入院記錄,醫生可以在24小時內完成,首次病程記錄在8小時內完成。
檢驗結果要在24小時內歸檔:《病歷規定》中的很多規定對醫生和醫院的行為作出了規范,這對保障病人的權益起了積極作用。例如《病歷規定》第九條規定,“醫療機構應當將門(急)診患者的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等在檢查結果出具后24小時內歸入門(急)診病歷檔案。”
《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病歷至少要保存15年,大醫院開始把過去的病歷掃描成膠片,做成微縮光盤,保存時間比之前要長久。
申請復制病例需要提供的有關證明材料有以下五類:
(一)申請人為患者本人的,應當提供其有效身份證明;
(二)申請人為患者代理人的,應當提供患者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明、申請人與患者代理關系的法定證明材料;
(三)申請人為死亡患者近親屬的,應當提供患者死亡證明及其近親屬的有效身份證明、申請人是死亡患者近親屬的法定證明材料;
(四)申請人為死亡患者近親屬代理人的,應當提供患者死亡證明、死亡患者近親屬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明,死亡患者與其近親屬關系的法定證明材料,申請人與死亡患者近親屬代理關系的法定證明材料;
(五)申請人為保險機構的,應當提供保險合同復印件,承辦人員的有效身份證明,患者本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證明材料;患者死亡的,應當提供保險合同復印件,承辦人員的有效身份證明,死亡患者近親屬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證明材料。合同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文章-源于網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局有權沒收違法所得嗎
2020-11-22公司社保變更需要帶什么手續
2021-01-09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的界定
2021-02-28該怎樣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01商業銀行是否需要公布上一年度的經營業績
2021-02-09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有的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女職工結婚、生育就要離職等內容,這樣做屬于違法嗎
2020-12-20拘役是否要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1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從保險法修改看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有什么
2021-03-13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土地承包經營權指的是什么
2020-11-18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合同怎么簽訂
2021-02-02拆遷補償標準過低能否提起訴訟
2021-01-06公租房拆遷款的分配政策有哪些
2020-12-22怎樣獲取一書四方案
2020-12-28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嚴格征地拆遷管理工作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緊急通知
2021-03-02因修建高鐵遇到拆遷,可以獲得哪些補償
2021-02-26關于征地青苗補償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