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后會變成強制措施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取保候審期滿后,如果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應該解除取保候審措施,如果要繼續偵查的,可以變更強制措施。
第七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第九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被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二、如何申請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方法。
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聘請的律師申請取保候審的,應當書面向公安機關提出。
公安機關同意取保候審的,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手續;不同意取保候審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責令犯罪嫌疑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對同一犯罪嫌疑人,不得同時責令其提出保證人和交納保證金。保證金數額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犯罪嫌疑人的經濟狀況、案件的性質、情節、社會危害性以及可能判處刑罰的輕重等情況,綜合考慮確定。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取保候審期滿后,如果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應該解除取保候審措施,如果要繼續偵查的,可以變更強制措施。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身份信息被盜用能報警處理嗎
2021-02-15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中的證明標準和證明責任是什么
2021-01-01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補辦出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3如果盜竊的物品是假貨還是犯罪嗎
2020-12-18執行令下達后才能探視嗎
2021-03-17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分手協議是指什么
2021-02-20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房產贈與的份額很少怎么收稅
2020-12-26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房產評估基本的流程
2020-12-22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