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才能進行房產交易。那么,商品房預售存在哪些風險啊?本文為您整理,希望對您購買預售商品房有幫助。
房屋預售也稱商品房預售,樓花買賣,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與購房者約定,由購房者交付定金或預付款,而在未來一定日期擁有現房的房產交易行為。其實質是房屋期貨買賣,買賣的只是房屋的一張期貨合約。它與成品房的買賣已成為我國商品房市場中的兩種主要的房屋銷售形式。
商品房預售存在什么風險:
(一)預售宣傳陷阱
一些不法房地產商在預售宣傳時,一般都散發精致的售樓書,許諾所預售房屋有優美的環境、高尚的品位、完美的配套設施、周全的物業管理。消費者接收預購的房屋后才發現實際情況與廣告宣傳大相徑庭,配套遲遲難以落實,物業管理更是質價不符。消費者為此與房地產商討“說法”時,房地產商往往以預售合同中對此并未約定為由推卸責任。
(二)預售合同中的陷阱
在建商品房必須達到一定的工程進度、具備一定條件、依法取得預售許可證后才能預售。而個別房地產商為了搶占市場,在根本步具備預售條件、甚至在建設用地尚未動遷的情況下,就要求消費者與其簽定《商品房認購書》、《意向協議書》等所謂認購合同,并要求消費者交納相當額度的定金。
消費者一旦簽定了此類所謂認購合同,便極易陷入一個進退兩難的怪圈:房地產開發商如果最終不能獲得預售許可證,則雙方簽定的認購協議就不具有法律效力,房地產商只要以合同無效為由返還了定金,就不必承擔任何責任,而購房者不僅無法實現購房的目的,而且遭受一定的經濟損失;房地產開發商如果以后取得了預售許可證,有往往要求消費者補簽《預售合同》,消費者一旦因發現補簽的《預售合同》與認購協議不一致,增加了一些于己不利的條款而拒簽時,房地產商有以拒絕認購為由而沒收定金。
(三)交付面積中的水份
商品房預售合同中一般均有實際交付面積與預售面積不一致時的處理條款,其中最常見的處理方式是按實結算,即約定按實測面積與約定面積間差,雙方按價款多退少補的方式解決。這種處理方式看似公平,但卻極易使銷售者掉入不法房地產商所設的面積陷阱。
律霸小編為您整理,希望能更好的幫你解決商品房預售是什么,存在哪些風險的問題。希望您在購買商品房時,要注意開發商是否有預售許可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的區別
2021-02-12侵權行為補充責任是什么,常見類型有哪些
2020-12-03父母有一處宅基地還可申請一處嗎
2020-12-25無效婚姻會有記錄嗎
2021-01-30散播公民隱私如何處理
2020-11-11原攝影師控他人侵權走什么法律程序
2020-11-20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辦
2021-01-23什么是離婚協議,離婚協議能否反悔
2021-02-07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申請設立商業銀行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2021-02-26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胎兒夭折遺產該如何繼承
2020-12-29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新手購房一般會忽略哪些細節問題
2021-02-20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投保人壽保險后輕易退保會有什么后果
2021-01-29產品質量責任險中的賠償處理方面有什么規定
2021-02-08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