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房屋買賣會在不同的主體之間發生。有集體組織內部成員的交易,也有集體組織以外的成員。在實踐中,農村房屋買賣究竟存在哪些情形?在哪些情況下農村房屋允許買賣?
農村房屋買賣的出售方一般為農村集體組織的村民,而購買方存在兩種情況:
一是集體組織內部成員
二是集體組織以外的成員
集體組織內部成員又有三種具體情況:
一是本身已有宅基地,且符合國家規定的宅基地標準。
二是已有宅基地,但尚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
三是已在集體組織落戶,但尚沒有被分到宅基地。根據一戶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的規定,對已有宅基地且符合國家標準的村民,再申請宅基地是不可能得到批準的。對第二種情況的村民,盡管其已有一處宅基地,但如無法定理由,也很難再申請到第二處宅基地。對第三種情況,申請宅基地必須經過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因此,即使是售房行為發生在村民集體組織內部成員之間,也將難以進行。售房者首先要審查購房者的具體情況,這無疑是不現實的。
如果是村民集體組織外部成員申請宅基地建房,條件將更為嚴格。如果將這些規定適用于售房行為,購房者的資格待定,村民出售房屋將難上加難。通過前述提到的法律、法規規定,不難看出,國家對宅基地申請是嚴格控制的,而上述規定并不涉及村民已按規定申請到宅基地并按審批手續建造房屋,但關系到在出售房屋問題上發生爭議如何認定。看待這一問題,究其實質是如何認定宅基地的權利性質,以及宅基地上的權利與地上建筑物的權利關系。
我國土地所有權的主體分為國家和集體兩種。宅基地所有權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其使用權由集體組織按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劃撥給村民使用。作為宅基地使用權人,有權在取得的土地上享有占有、使用的權利,可以在該土地上建造住房以及其他附著物。作為使用權人無權單獨轉讓宅基地,但如果使用權人在宅基地上已建造了房屋,房屋的所有權的完整權能屬于宅基地使用權人。此時,房屋的所有權與土地的所有權分屬不同的權利主體,雙方在權利行使方面必然相互牽制。而房屋與土地緊密結合的特點決定了二者必有一方要妥協,或者房隨地走或者地隨房走。
律霸小編為您整理這篇文章。希望能更好的幫助您了解有關的知識。當您在購買農村房屋時,分清具體的情況。如果您是城市居民的話一定要慎重購買農村房屋。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條過期5年還有效嗎
2020-12-04投訴法院去哪個部門投訴
2021-02-01新三板定向增發涉及哪些制度問題
2021-03-13夫妻債務,法律規定解讀
2021-02-01丈夫因賭博欠下的賭債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01探望權法院的裁判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沒有戶口本不能領結婚證有哪些招兒
2021-01-17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在公司受了傷前鑒定工傷了還是鑒定傷殘
2020-11-30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義務是什么
2020-12-22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