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取貸款罪的構成要件
(一)客體方面
騙取貸款罪侵犯的客體系雙重客體,即國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國家金融信貸資金管理制度。
(二)客觀方面
1.行為表現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并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后果或者騙取貸款情節嚴重的行為。
行為人欺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手段主要有:其一,通過虛構主體資格達到騙取貸款的目的;其二,通過虛構貸款材料達到騙取貸款的目的。其中,虛構材料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類:一是提供虛假的財務報表,掩飾借款人的實際經營狀況;二是提供的擔保物無產權或產權不清;三是借款人編造經營項目、資金收入等;四是借款人與利害關系人有重大經濟糾紛,可能影響到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五是其他足以影響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認定行為人是否符合發放貸款或者其他信用的條件。
2.行為對象
本罪的行為對象為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
3.結果要件和情節要件
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條之規定,“造成重大損失”是騙取貸款罪的結果要件,除此之外,“其他嚴重情節”是騙取貸款罪的情節要件。
應當指出的是,造成重大損失的結果,屬于刑法理論中的客觀的超過要素。所謂客觀的超過要素,是指在一些故意犯罪中,犯罪構成要件中的某些客觀因素,并不要求行為人對這種因素具有認識與放任(包括希望)的態度,而只與刑罰權的發動有關。
(三)主體方面
本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單位,法人或非法人不限,除單位本身外,還包括犯罪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四)主觀方面
騙取貸款罪的主觀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構成,不要求具有特定目的。即行為人明知其向金額機構所作虛假陳述或提供虛假資料等欺詐手段,可能使金融機構陷入錯誤認識而錯誤放貸,但仍積極追求這一危害結果的發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模擬拆遷的協議能簽嗎
2021-02-11氫氣球失控母子墜亡游樂園是否有責任
2020-12-09父母和子女能簽訂贍養協議嗎
2021-03-22勸酒可能涉及到侵權嗎
2020-11-18實現抵押權的前提有哪些
2021-03-22企業如何登陸新三板掛牌
2021-02-13二審法院發現一審法院裁定有誤如何處理
2021-03-13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夫妻間冷暴力違背婚姻法嗎
2021-02-09裝修工人失誤造成業主損失誰賠償
2021-01-24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怎么辦
2020-12-13實習期間受傷,用人單位是否應賠償
2020-12-23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怎么進行
2021-01-08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新車自燃廠家賠嗎
2021-02-11保險合同要怎么簽訂
2021-03-01如何進行人身保險理賠辦理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