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沒購房資格簽定的合同有效嗎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就房屋買賣合同而言,在當事人簽字蓋章之后自然就成立生效了。不過,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
這類糾紛中,如果買家沒有購房資格而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是不是就會導致合同無效了呢?
答案是《房屋買賣合同》有效。因為這條合同法的規定講的是,合同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會無效,但是國務院的“限購令”和各地的地方政令,都屬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政策文件,并非國家的法律也就是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行政法規(國務院根據法定程序制定),所以不會導致合同無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二、如何簽訂購房合同?
(一)約定應盡量詳盡房屋買賣合同均為格式合同,雖然有的只是一方負有的義務,但需對方配合的也應約定明確。如戶籍遷移、家具電器的處理、各類表計的數字確認等。這些事宜有的是附隨義務,有的是構成能否順利履約的重要前提條件。若約定不明,往往會產生爭議。
(二)條款應留有余地具體磋商合同條款時,對于重要的合同義務,如約定履行的期限、違約金、解除合同的條件應當明確之外,其他條款的約定,應有一個合理的緩沖期,以彌補和挽救合同于萬一。如果沒有任何挽救或回旋余地,就被動了。同時,一旦進入訴訟也很難平衡雙方的利益。
(三)收集保存好證據注意保留雙方履約過程中的證據很關鍵。在相信對方的同時,不能失去防備而不保留證據。實際上收集和保留履約過程中證據的行為,是明智的也是必需的,也可為日后爭議的解決帶來主動和便利。如某項事情商量好后,應簽訂一個補充協議,包括如有其他告知事宜,都應通過掛號信函的方式進行溝通。
如今有很多城市都作出了限購令,而這主要也是為了控制當地的房價,避免出現房價畸形增高的情況。但無論是國務院出的限購令還是各地的限購政策,這也只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政策性文件,不能算是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購房者沒有購房資格,但簽訂的購房合同也是有效的。
購房合同欺詐行為如何界定
網簽購房合同可以退嗎?
簽訂購房合同注意事項有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的賠償程序是如何進行的
2020-11-15商號權糾紛主體可以是個人嗎
2021-02-24父母干涉子女人身自由犯法嗎
2021-03-06申請法官回避的時限
2020-12-16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確認成立勞動關系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2021-03-16壽險種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1-01-03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2021-01-25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三條是怎樣的
2021-03-24農用土地轉讓流程是什么
2020-11-28協議拆遷簽訂協議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3-10拆遷轉戶口相關政策,拆遷轉戶口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5拆遷安置房是否能買賣,購買拆遷安置房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2-19拆遷時由誰來評估
2021-02-01征地拆遷中,補償不合理有哪些維權方式
2021-02-17拆遷時,搶建的房屋會被強制拆除嗎
2021-03-07城市房屋拆遷有哪些規章制度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