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房屋產權是買賣房產的“必修課”,只有產權清晰的房產才能順利上市交易。防范產權糾紛需要先確定房屋的具體產權是否有限制。
(一)產權交易是否有限制。如存在被抵押、涉訟、被列入拆遷范圍、土地使用權性質為集體或劃撥、屬于安居用房等不能上市交易的問題。如軍產、院(醫院)產、校(學校)產的公房,必須經原產權單位蓋章后才能出讓,而大多數這樣的單位都不允許其職工向外人出售房屋。
(二)承租人有優先購買權利。在同等條件下,房屋的承租人具備優先購買該房屋的權利,所以必須得到該承租人不購買房屋的書面承諾,或是等租賃關系結束后再購買該套房屋。
(三)注意房屋用途限定。買房自住者可不必在意這一點,但如果是準備買房用作營業或辦公,則應注意房產權證上的房屋用途限定。若該套房屋不能用作辦公,就只能望“房”興嘆了。
(四)房改房成本價未補足。1998年以前許多職工購買原產權單位的住房時,都是以優惠價或標準價購買的。所以,如果購買的是當初以優惠價、標準價購買的公房,那么就要確認該房屋是否已按成本價補足費用。按相關規定,以優惠價、標準價購得的房改房上市時,應該先補足標準價和成本價之間的差價。
(五)市民不能買集體土地房屋。根據國家政策規定,集體土地上的農民房屋,只能在本鄉本土的范圍內進行,不能直接賣給城市居民。
(六)鄉產權房屋(又稱小產權房屋)需經國家批準,征地開發,只有待土地性質由集體變為國有時,才能在二級市場上進行房產交易。目前,很多城中村的房屋以較低的價格吸引城市居民購買,聲稱可以辦理房產證。而實際上,此類房產證是鄉村集體發放的,不具備上市交易的條件。這類房屋一旦遇到糾紛或拆遷問題,購買者權益很難得到保障。
(七)長期未辦房產證的房子。如果購買的房子已經有多年的房齡,而房主只有購房合同和發票,一直未辦理產權證,這類房產很可能因為開發商的問題,導致最終無法辦理產權證。這個時候買方要仔細查詢,到底是因房主不愿意繳納稅費而未辦理,還是房子存在其他問題,導致無法辦證。
此外,在房屋買賣交易完成的同時,買家應要求賣方及時協助自己到房管部門辦理房屋過戶手續,以防賣方看房價上漲而毀約,給買方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征收補償計算公式
2021-02-21施工噪音加害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1-13被打能構成輕傷嗎?
2020-11-15申請法律援助的一般條件與特殊條件
2020-11-19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個人財產有什么區別
2021-03-25工傷申請財產保全有必要嗎
2021-02-25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小產權房改名有效嗎
2021-02-25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修車費高于定損價引發爭端 保險公司全額賠償修車費
2020-11-29保險公司是否應被追加為被告
2021-02-25對未按規定期限辦理公司登記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