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證制度能夠保障處罰結果的公平公正,判決過程的透明化,聽證制度體現了民主政治。我國也具有行政處罰聽證制度,但是其具有一定的程序和條件。如果當事人要求聽證,需要根據程序進行進行。那么海事行政處罰聽證條件是什么呢?
一、程序功用,行政處罰聽證條件
其一,保障訴權對裁判權的制約。在我國及傳統的大陸法系國家,程序事項的處理被認為是法官的職權范疇,當事人很難對其加以制約。但事實上,訴訟形態不僅應存在于法院就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等實體問題加以裁決的場合,對于與訴訟雙方關系密切的程序性爭議也應按照訴訟方式進行裁決,這可以通過當事人訴權的行使最大限度地限制法院的自由裁量權,為訴訟各方提供一個有效的“為權利而斗爭”的機會。
其二,維護庭審中集中審理。所謂審理集中,是指案件的審理應當不間斷地持續進行,直到審理完畢的審理原則,它是訴訟及時原則在審判階段的具體體現。集中審理原則與直接言詞原則聯系密切,二者被認為是訴訟中發現實體真實、法官形成心證、提升裁判品質的必然要求。為了避免庭審階段由于各種問題的出現而導致庭審中斷,各國均試圖將所有不是必需在庭審階段才能處理的問題置于庭前程序之中,其中的重點就是程序性爭議的解決。
其三,實現庭審中的控辯平等武裝。控辯平衡是各國公認的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它源于西方法律史上的“平等武裝”理念。由于國家作為追訴機關,辯方不可能在實力上與之相抗衡,因此尋求控辯平衡就有了另一種模式,即增大控方義務,同時賦予辯方以特權,將天平倒向弱者一方。而許多程序性爭議在庭前階段的解決,正是為了庭審中控辯雙方能夠實質上平等對峙,這也是程序正義理論中程序對等性要素的基本要求。美國刑事訴訟將審前動議認為是保護被告人權利的一條途徑,庭前的程序性爭議多為辯方為了維護被告人的訴訟權利所提起,控方作為公權力機關,少有需要法院出面主持公道的必要。
行政處罰中聽證程序適用情形: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
《中華人民共和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聽證依照以下程序組織:
(一)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后三日內提出;
(二)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三)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公開舉行;
(四)聽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
(五)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
(六)舉行聽證時,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當事人有權進行申辯和質證;
(七)聽證應當制作筆錄;筆錄應當交當事人審核無誤后簽字或者蓋章。
聽證制度有助于維護利害人的合法權益,如果當事人提出聽證要求,則需要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以及時間提出聽證申請。我國這一項制度公平公正,能夠更好保護雙方合法權益。
沒收非法財物需要聽證嗎?
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哪些行政處罰應當舉行聽證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怎么鑒定遺囑真假
2021-01-29員工應該如何應對單位的調崗行為有哪些
2021-03-24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的內容包括什么
2020-11-17收購空殼公司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1-12商標近似判斷原則有哪些
2021-02-04留置時間不能超過多長時間
2020-12-03坐滴滴出交通事故怎么辦,責任怎么分
2021-02-05收養關系解除怎么辦理呢
2021-01-29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接管期限可以延期嗎
2020-11-08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公司規章制度需要公示嗎
2020-11-22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1-22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05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