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訴訟法種有規(guī)定,如果有對起訴的行政行為有直接或者間接利害關系的公民,公司法人,是可以當作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的,那么行政處罰第三人如何確定呢?下邊律霸的小編為大家找到以下法律依據(jù)供大家學習。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它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第三人參加訴訟有利于準確查明案件事實,及時解決糾紛,減少訴累,其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什么樣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與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行政訴訟法未作具體規(guī)定。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行政訴訟第三人作一歸納、探討?!?/p>
第三人總體上可以分為原告型第三人,被告型第三人和證人型第三人。
一、所謂原告型第三人,是指享有訴權但在法定期限內沒有提起訴訟 ,而是參加到他人提起的行政訴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主要有:
1、行政處罰案件中未提起訴訟的共同被處罰人。行政機關在一個處罰決定中對多人進行處罰,其中一部分提起訴訟,另一部分未提起訴訟的處罰人可以作為第三人?! ?/p>
2、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包括人身權、財產(chǎn)權、知識產(chǎn)權等)行為進行處罰案件中的被處罰人或者被侵權人?! ?/p>
3、行政機關對民事爭議進行裁決案件的當事人。依法由行政機關進行裁決的民事權益爭議,一方當事人或一部分當事人提起訴訟,其他未提起訴訟的當事人應當作為第三人?! ?/p>
4、根據(jù)《最高法院行訴法解釋》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聯(lián)營企業(yè)、中外合資或者合作企業(yè)中的一方認為行政機關侵犯企業(yè)合法權益的,另一個可以作為第三人?! ?/p>
5、根據(jù)《最高法院行訴法解釋》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農(nóng)村集體土地的所有權人不服行政機關處分其土地的行為提起訴后,該土地的承包人等土地使用權人可以作為第三人。
6、根據(jù)《最高法院行訴法解釋》第十七條的規(guī)定,非國有企業(yè)的法定代表人不服其企業(yè)被行政機關注銷、撤銷、合并、強令兼并、出售、分占或改變企業(yè)隸屬關系的,該企業(yè)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二、被告型第三人是指其訴訟地位相當于被告的行政機關或其他組織。主要有:
1、應當追加為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行政機關。幾個行政機關共同實施某一行政行為,原告不服,只起訴其中的一部分,不同意追加其他行政機關為被告,則這些行政機關應作為第三人?! ?/p>
2、與行政機關共同署名作出行政行為的非行政機關。如果其不是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應不具備被告的資格,但可能要承擔行政賠償責任,所以應通知其作為第三人?! ?/p>
3、復議機關或作出行政行為的原行政機關。復議機關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當事人起訴后,復議機關可以作為第三人。復議機關改變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具體行政機關行為的原行政機關應當作為第三人?! ?/p>
三、證人型第三人是指在案件審理過程中,主要作用是協(xié)作法院查明案件事實的第三人。主要有:
1、與原告的被查處行為有批準關系的行政機關。如行政機關認為原告的行為違法予以處罰,而其該行為經(jīng)過了另一行政機關批準,批準原告進行該行為的行政機關應當作為第三人。
2、被行政機關賦予某種權利或資格的公民或組織。行政機關賦予某公民或組織某種權利或資格,他人認為行政機關的該行為侵犯了其相鄰權或公平競爭權而提起訴訟的,則被賦予權利或資格的該公民或組織應當作為第三人。
3、行政機關認為經(jīng)營者經(jīng)銷的產(chǎn)品不合格或容量不足,對其進行查處的,該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者應作為第三人。因為質量不合格或密封產(chǎn)品的容量不足,主要責任在于生產(chǎn)者。原告如不知情,受處罰后,可向其追償。
4、行政機關認為經(jīng)營者經(jīng)銷的散裝產(chǎn)品份量不足對其進行處罰,則該經(jīng)營者使用的度量衡等標準器具的生產(chǎn)者可作為第三人。因為份量不足可能是由于計量器具不準確造成的。
通過本文對于行政處罰第三人的相關解釋和法律法規(guī),我們確定了第三人的幾種確定方法和類型。我們知道第三人在大概可以分為原告第三人,被告第三人和證人第三人。不同型第三人在行政處罰種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如果你對第三人還有其他不明白的,歡迎咨詢律霸的在線律師。
保險公司對第三人賠償后,可以向侵權人追償
反擔保人可以為第三人嗎
“車上人員”與“第三人”:時空的博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公司工作七年無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1-14損害賠償請求是否需要實際產(chǎn)生損害
2020-11-14土地使用費與耕地占用費區(qū)別有哪些
2021-02-02中辦國辦印發(fā)《生態(tài)環(huán)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2020-12-21勞動保障執(zhí)法的主要方式有什么
2021-01-11律師事務所的收費標準
2020-12-24轉讓股權被拒辦變更登記怎么辦
2020-11-11房屋贈與子女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1-02-20拆借資金借據(jù)
2021-01-02先予執(zhí)行多少天
2021-03-11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學生在學校被同學弄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5分公司可以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1-24什么情形可申請取保候審
2020-11-28員工不勝任現(xiàn)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星期天發(fā)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理財保險公司破產(chǎn)了怎么辦
2021-03-15飛機延誤一天賠償多少
2021-02-23家庭財產(chǎn)保險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