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報假案的法律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如果是無意的并且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報案者一般不承擔責任。如果是故意報假案的,公安機關有權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對其處以拘留和罰款。因報假案造成嚴重社會危害性,已經構成刑事犯罪的,則需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什么情況可以選擇報警?
1、刑事案件;
2、治安案(事)件;
3、危及人身、財產安全或者社會治安秩序的群體性事件;
4、自然災害、治安災害事故、火災、交通事故;
5、其他需要公安機關緊急處置的與違法犯罪有關的報警;
6、危及公共或群眾安全迫切需要處置的緊急求助;
7、公安機關及人民警察正在發生的違法違規行為。
三、可以口頭報案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后,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八十五條第三款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愿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的行為,應當為他保守秘密。
報假案是一種嚴重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行為,報警電話不是閑著沒事就可以隨便撥打的,如果是一般的民事糾紛撥打了報警電話的話,這不算是報假案,是當事人沒有搞清楚公安機關的管轄職責。
報案后立案需提供證據嗎,立案標準是什么
到公安機關報案的,怎么算立案
公安機關立案通知書是必須給到報案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產地標記如何認證
2020-12-31合同格式條款的優點是什么
2020-12-28剝奪政治權利如何規定的
2021-02-15減刑的適用條件
2021-03-24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贍養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終結執行裁定書法律效力大么
2021-02-17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購買教育地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顯示公平的理賠協議應當撤銷
2020-12-08保險公司能幫助索賠嗎
2020-11-25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被盜車輛撞傷人,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1-18劃撥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1-102020年這幾類房屋不再算“違建”了,拆遷有補償了
2021-02-09拆遷安置房如何購買
2021-02-21關于農村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