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受害者該怎樣處理
首先要報警,然后再通過交警大隊調取肇事者的保單,最后你可以選擇刑事附帶民事賠償或者就是直接進行民事起訴。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
隨著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趨勢,嚴重擾亂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據法律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嚴懲,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構成有三個方面。
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動機是積極的心理活動。雖然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但僅就逃逸行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為故意。因此只有行為人對肇事行為明知,同時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為從主觀方面來看,在犯罪惡意上是很小的,是對現場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無疑問,其逃逸行為還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無論何種情形,行為人在逃逸時都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發生,并對逃逸行為有直接的故意,這是行為人的主觀方面。
客觀方面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從刑法理論來看,認定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對行為的客觀方面予以認定。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最高院的《解釋》中規定了在五種情形的基礎上而逃跑的行為。這就可以明確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節來規定的。也就是說如果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沒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或者雖有交通違規行為但該違規行為與結果沒有因果關系,或者行為人在交通事故中僅負同等責任或者次要責任,或者交通行為在所造成的結果尚未達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標準的,或者在負事故全部責任或主責的情況下僅致1人重傷,但又不具備酒后駕駛、無執照駕車、無牌照駕車《解釋》規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為人事后有逃逸行為,也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逃逸后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空間要素,即該行為是否僅限于“逃離事故現場” 。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雖然沒有逃離現場(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將傷者送到醫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門處理時畏罪逃跑,無論從主觀方面還是客觀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構成的,也應當受到法律的嚴懲。而在學界部分學者認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并不深。因此,對其處理不宜過重,具體把握尺度也宜寬不宜嚴,所以要對逃逸行為的時間和空間作必要的限定。
交通肇事逃逸的問題需要自己積極的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因為案件的解決是較為復雜的,因為客觀因素以及主觀因素的干擾會導致自己的權益維護出現較大的糾紛,因此自己需要在有關人員的幫助下去解決問題,這樣自己的權益維護會得以實現。
騎電動車將人撞成重傷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
哪些情況構成交通肇事逃逸,哪些情況又不構成?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轉讓公證是怎么樣的
2021-01-07營業執照地址變更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07按揭車是否可以抵押
2020-12-17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限額是什么
2021-03-16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交通事故簡易程序
2020-12-05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云南省農村建房超面積如何處罰
2021-03-17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合同上市怎樣的
2021-01-28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交錢不等于保險 “既往病史”成理賠之痛
2020-12-12自殺是否可以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21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保險人如何先予支付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