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摩托車肇事逃逸者將怎樣進行處罰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還需要賠償受害人因交通肇事而造成的人身和財產損失。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刑法》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2014年12月15日,公安部下發《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征求意見稿)》,從即日起至2015年1月20日,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意見稿調整了傷人事故調查、鑒定意見審核等程序,將道路交通事故分為財產損失事故、傷人事故和死亡事故,處理不同事故的交警需具備不同的資質。意見稿還明確3種傷人事故可以快速處理。
三、肇事逃逸的責任認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的情節的,屬于交通肇事罪的情節加重犯。構成該情節加重犯,首先要求行為人的肇事行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否則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只能作為定罪情節在確定其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時加以考慮;
其次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已經發生交通肇事行為,如果對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產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動機,也就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行為。
再次,對于雖然履行了對被害人的搶救義務,但是逃避責任查清認定的行為,仍然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最后,所謂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現場逃離,但也可以將被害人送往醫院后逃離,甚至在現場躲藏的情形。
一些車主在生日常活中對于發生的交通事故,往往不太重視,所以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件也越來越多。我們要知道發生輕微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為,不僅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同時也不能解決問題,往往會加重處罰,造成嚴重后果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交通肇事逃逸交強險理賠嗎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交通肇事逃逸處罰規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死亡怎么賠
2020-11-09涉外婚姻形式要件的沖突類型具體是怎樣的
2021-01-17申請法律援助的流程
2020-12-10買房網簽后又被抵押,抵押是否有效
2021-02-05交通事故對對方主要責任我次要責任怎么賠付
2021-03-15無期徒刑罪犯如何減刑
2020-11-09主合同找不到了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3-19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保險受益權問題研究
2021-03-12廠房土地轉讓合同范本
2021-03-15土地流轉金遲遲沒有到賬,農民又該如何維護自己參與土地流轉的合理收益
2021-01-24土地流轉合同最長期限是多久
2021-01-15企業被強制拆遷,如何維權
2021-03-18自留地拆遷時給補償嗎
2021-01-15永川征地賠償標準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