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補償協議可以去做公證嗎?
1、對于協商的賠償協議書,只要雙方簽字蓋章后,就具有約束力,不需要公證;
2、達成調解協議后,一方拒不履行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3、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一、賠償項目是否明確
工傷賠償的項目繁雜,所以在賠償協議中對一次性傷殘賠償補助金、一次性勞動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勞動年限的補償金、醫療費、護理費等等賠償項目都要認真核實,約定清楚,都須逐一寫清,若表達不清楚,可能導致賠償錯漏。
另外,對于工傷賠償的數額也應當明確,看是否依據法律規定的標準來計算,建議最好請公證人員進行核準,這樣有利于減少不公平合理的情況發生。
二、意思表達是否明晰
在工傷的賠償協議中要注意用詞是否得當,意思表達是否明晰無爭議。比如賠償與補償,賠償是基于過錯,補償則不一定。單位有過錯,給職工造成損失的情況下,必須采取賠償。
三、是否應有工傷認定書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只有經過工傷認定程序被依法認定為工傷的勞動者才能享受工傷待遇、獲得工傷賠償。因此,公證處在辦理工傷賠償協議公證時應要求當事人提交工傷認定書,因為職工所受傷害只有在被認定為工傷時才可獲得工傷待遇,企業才需要承擔責任;反之如果職工所受傷害不屬于工傷,那么企業就不需要承擔責任,也就失去簽訂工傷賠償協議的基礎。
四、是否需要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職工的勞動能力鑒定結果將直接影響職工的工傷保險待遇及賠償標準,故在辦理賠償協議時如果職工的勞動能力受到影響那么就應申請勞動能力鑒定,以確定職工應得的賠償金額。勞動能力鑒定不同于工傷認定,工傷認定是享受工傷待遇的前提,沒有工傷認定就無法享受工傷待遇,而勞動能力鑒定只是在職工傷情影響勞動能力的前提下才需要進行。
五、是否有權利義務終結的表示
用人單位與員工簽訂賠償協議,一般在協議的最后,都會加上“協議雙方履行以后,糾紛了結”、“雙方無涉”、“不得再向對方主張任何權利”等權利義務終結的字樣。雖然一般情況下該類賠償協議一經簽署是不可反悔的,但是如果受傷職工的傷情發生嚴重變化導致當初所協商的賠償金額過低時,受傷職工可以依情勢變更啟動訴訟程序向法院申請增加賠償金額的。
對工傷補償協議不熟悉的時候有律霸網專業的律師幫助,可以讓協議更規范避免發生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擾民是幾點到幾點
2021-01-01網帖侵權責任原因不明的怎么處理
2020-12-23被告輸了要交訴訟費嗎
2021-02-25阻止專利實施是否屬于侵權
2020-11-22掉頭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0-12-08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追認
2020-12-24單剝奪政治權利未釋放如何處理
2021-02-09如何舉報保健用品虛假宣傳
2020-11-10離婚后 夫妻債務應共同償還
2021-01-26贍養費能請求法律援助嗎
2021-02-14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法院達成調解會影響征信嗎
2020-11-09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1-01-07對銀行抵押的房產法院能查封嗎
2021-01-21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辭職在下個月發工資合法嗎
2021-01-24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學生課間玩游戲受傷學校該負責任嗎
2021-01-04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