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土地都是屬于政府所有的,個人或者企業只有購買相關的開發權和使用權,那么購買圖的開發權或者是使用權的話是要繳納一定的稅的,那么購入土地使用權以什么為計稅依據?計入土地使用稅的依據一般是實際使用面積,下面就由律霸小編來為您仔細解答這個問題。
土地使用稅的是以城鎮土地為征稅對象的.對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是指使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但不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在華機構(對其用地征收使用費)
公式:(全年)應納稅額=實際占用應稅土地面積(平方米)×適用稅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1997]第224號)第四條規定: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為成交價格;
(二)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征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三)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
前款成交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并且無正當理由的,或者所交換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明顯不合理并且無正當理由的,由征收機關參照市場價格核定。這里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即是《條例》所稱“土地使用權出售”。
取得土地使用權,契稅的計稅依據是如何確定?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有關契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4〕134號)規定: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其契稅計稅價格為承受人為取得該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全部經濟利益。
(1)以協議方式出讓的,其契稅計稅價格為成交價格。成交價格包括土地出讓金、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拆遷補償費、市政建設配套費等承受者應支付的貨幣、實物、無形資產及其他經濟利益。
(2)以競價方式出讓的,其契稅計稅價格,一般應確定為競價的成交價格,土地出讓金、市政建設配套費以及各種補償費用應包括在內。
(3)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后經批準改為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其計稅依據為應補繳的土地出讓金和其他出讓費用。
(4)已購公有住房經補繳土地出讓金和其他出讓費用成為完全產權住房的,免征土地權屬轉移的契稅。
購入土地使用權以什么為計稅依據?一般土地的使用稅是根據該段土地的稅率來算,而這個稅率各地都有不同一般是由當地政府進行規定,然后再根據你實際土地的所占面積就是你所需要繳納的稅額,這就是土地使用稅的相關計稅方式。
房地產企業土地使用稅如何計算
土地使用稅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0年土地使用稅如何征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1-11婚姻自由是否屬于政治權利
2020-12-12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公司和個人簽的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1-01-04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規定是什么
2021-01-31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保險業務規則和保險組織機構管理規定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6投保人應該怎么選擇保險公司
2020-12-23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保險代理人是指什么意思,主要包含哪些業務范圍
2021-01-24投保人對哪些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2020-11-28拿不到我的土地征收拆遷補償款怎么辦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