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不僅對平民百姓的生活造成困擾,還會讓人防不勝防更甚者更是使人傾家蕩產甚至是尋死,而這幾年關于詐騙的新聞越來越多我們不僅要提高自己的危機意識還要對其有所了解,小編整理了關于詐騙罪的犯罪特征的有關介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詐騙罪的犯罪特征是什么?
(一)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二)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二、詐騙罪的客體條件與主體條件有哪些?
(一)客體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2、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刑法已于第193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3、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
4、其次,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再次,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財產處分包括處分行為與處分意思,作出這樣的要求是為了區分詐騙罪與盜竊罪。最后,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根據刑法第266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才構成犯罪。
(二)主體要件
1、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2、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還有就是如果在詐騙的過程中造成受害者出現不可避免的損失甚至是死亡,那么詐騙犯會被處以無期徒刑甚至是死刑。
合同違約與合同詐騙的區別在哪里?
信用證詐騙罪追訴期是多久,追訴時效是多長?
2020最新詐騙罪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檔案資料保存年限怎么判定是多少年
2021-02-11交通事故訴訟如何收訴訟費
2021-03-10公司公開發行新股應當報送什么資料
2020-11-26什么是空頭支票,空頭支票是不是空白支票
2020-12-20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遺贈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8要約失效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10土地確權女兒可繼承嗎
2020-11-16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2020員工勸退賠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4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人身保險合同的不可抗辯條款是什么
2021-03-23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代理商出具的授權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09